女強人律師陳玲玉 融化在帶孫幸福裡 文/張瀞文 |2022.11.22 語音朗讀 59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因為陪伴孫子Kilo,陳玲玉的生命嘗到了不曾有過的幸福滋味。圖/格林文化提供經辦過多起重大案件的名律師陳玲玉,最喜歡的身分是「Kilo的玉婆」。圖/陳玲玉提供陳玲玉(右)一家重視家庭關係,去哪裡都是3個人一起,如今還是三口,只是中間的小女兒長大了,換成小孫子Kilo。圖/陳玲玉提供陳玲玉(右)與洪三雄聊到孫子時興致總是特別高,會講述許多生活中發生的趣事。圖/陳玲玉提供陳玲玉和孫子間的相處輕鬆自然,是能談心的忘年之交。圖/陳玲玉提供 文/張瀞文說起律師陳玲玉 ,許多人會想到的是那個受到許多大企業信任的律師、叱吒商場的女強人——她是台灣知名商務律師,國內三大法律事務所第一位女性合夥人及女性主持律師,她經辦過大家熟悉的台積電營業祕密保護案、台灣高鐵建設BOT案、高雄氣爆和解案等重大案件,也是台北醫學大學、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及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的公益董事。陳玲玉有許多顯赫頭銜與豐功偉業,但這些都比不上「Kilo的玉婆」這個身分讓她心動。2009年,陳玲玉的獨生女Serena生下第一個孩子Kilo(以下簡稱K),陳玲玉還記得那天在醫院隔著玻璃初見小小的K,心中滿滿感激:「外婆這個身分,不是我個人的努力可得的。」她感恩K的到來,也很感恩女兒讓她有機會參與K的成長。這並非陳玲玉頭一次照顧小小孩,但是心情大不相同,「養兒育女是責任,和孫子相處則是享福」。陳玲玉23歲入職場,曾經是個事業與家庭兩頭燒的媽媽,時光荏苒,陳玲玉現在成了從容、樂在帶孫的「玉婆」,她將當年給女兒不足的愛,加倍予以孫子。細數成長歷程 快樂又豐富K口中的「玉婆」,源於陳玲玉的名字有個「玉」。K稱呼他的爺爺,前國票綜合證券董事長洪三雄為「三爺」,因為名字中有個「三」字。聊起愛孫,「玉婆」快樂且深情,她過去13年的生命,因為K的加入,而有了難以取代的豐盛、永恆的回憶。她記得1歲的K第一次聽音樂會,因陌生的環境感到害怕,玉婆握著K的手說:「uncle在唱歌。」讓K像是吃了定心丸,安安靜靜聽完40分鐘的世界名謠。她懷念那個2歲就懂得用各種方式誘拐她、最黏她的K。她喜歡那個3歲的K,對著自己弄倒的樂高玩具說:「國破山河在」、把小人放在樂高床上說:「床前明月光。」她想起了4歲的K嚮往長大,喜歡說「不」,每次吃飯都堅持:「我要坐大人椅,用大人餐具。」學看NBA 增加共同話題相較於陳玲玉經手的大案子、商務與法律界的紛擾,陪伴K的時光淨是尋常生活的小情小愛,顯得歲月靜好。因為陪伴,夫妻倆會因此有機會到陌生的世界探索。例如不看球賽的他們,為了K開始看NBA,甚至連姓氏達到13個字母球員「字母哥」的名字都知道,只為了和孫子有共同話題。因為是爺奶角色,加上女兒對教養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個嚴謹、把孩子教得很好的媽媽了,所以面對K,陳玲玉和洪三雄相對寬容放鬆。但有趣的是,陳玲玉不刻意「教」孫子什麼,K卻深受其影響,「他很像我,是個愛笑且正向的孩子。」玉婆展現的寬容、包容、善良、樂觀,不但影響了K,也讓K有了可以談心的忘年之交,許多小孩對未來的想像——像是「我長大了要交什麼女朋友」,K不一定會跟爸媽討論,卻會找玉婆聊。看似在「照顧」孫子,陳玲玉卻因此獲得了生命裡未曾有過的幸福感。她說:「我把『愛』像『球』一樣的傳給Kilo,不管他有沒有接到?也不介意他有沒有傳回來?我都樂在其中!」愛孫成長故事 7年書寫不間斷陳玲玉是個紙筆不離手的法律人,不僅為記錄工作,更因為寫作是她整理人生的方法——她透過書寫,將人生美好的、觸動人的片刻,整理成生命珍貴的元素。陳玲玉當了律師後,每日睡前必須填寫當天的工作內容,同時,工作時接觸許多人展現的愛恨嗔痴、生命難題,總是帶她省思人生中諸多議題,她也會記錄下這些故事,重溫人生精采片段。而和K的相處,俯拾即是值得重溫的精采。所以每日在家中書寫工作省思時,她也記下愛孫的成長趣事、陪伴他成長時的驚喜與幸福,多年來未曾間斷。當初寫,只是為了留下真誠的感受,並沒有出書打算。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和陳玲玉夫妻是好友,也常常是他們家宴座上賓,郝廣才觀察,這對爽朗謙和的夫妻,席間總是問得多、聽得多,但是說得少。唯一例外是談到孫子Kilo時,他們興致總是特別高,有許多充滿細節的好玩故事。一問才知道,原來陳玲玉從外孫出生到8歲,都會隨手記下有趣的、有意義的事件。看過幾篇日記後,郝廣才看見的是「不帶苦味的佐賀超級阿嬤」,陳玲玉和洪三雄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孫子,於是提出出版的想法。出版創作 記錄家人情感其實這不是陳玲玉第一次為家人寫書,陳玲玉最愛說:「家門內充滿愛,家門外就充滿希望。」因此她的創作,除了法律專書,都是書寫與家人之間的情感——她曾經為父親而寫、和女兒一同創作、和先生共同執筆,但是,寫Kilo?拿日記出書?讓她猶豫了一陣子。那陣子,她回頭去看過去幾年為K寫的日記。讀日記的同時,又重溫了一次K的成長,「後來想想,這些都已是過去的往事,沒什麼好祕密的。」日記中涵蓋了陪伴學前幼兒而生的親情、教育、養育、品德、趣味,若家有7歲以下的孩子,這本書可作為借鏡;如果孩子已經長大了,這本書可以用來重溫舊夢,於是玉婆答應了這個為愛孫出書的邀約。《如果愛是答案,問題是什麼?》的快樂帶孫日記因而出版。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前一篇文章 陳亞蘭 傳承歌仔戲 吃苦當吃補 下一篇文章 詹慶齡保持初心 寫生命新篇章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陳明智升級醫院 吸引患者回流莊仁賓回鄉服務 翻轉百年嘉醫動力火車結伴50年 接住彼此樂與悲動腦專家謝仲思 建構台灣尾醫療網坐輪椅仍堅持看診 張常勝造福偏鄉醫療母患膽結石經歷 王宏育應用於門診 作者其他文章99 歲騎士郭深森環島 全家相伴逐夢斜槓部落客嫺人 退休不退場莫昭平、古競祥 退休相處練習曲 磨出幸福時光只要外婆快樂!家族齊心出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