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外婆快樂!家族齊心出遊 文/張瀞文 |2023.03.14 語音朗讀 59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陶素珍的住家隨處都有充滿回憶的布置。圖╱弘道基金會提供家人規畫旅遊時,陶素珍(前中)從一開始的抗拒,到後來變成開心與期待。圖為到日本名古屋旅遊。圖/黃郁雯提供陶素珍(右)的家人帶她出國遊玩時,會挑選輪椅友善的國家,此為第一次自由行國家新加坡。圖/黃郁雯提供家族中許多人的幼兒時期,都是由陶素珍(第2排中)帶大的。圖/黃郁雯提供前陣子因為疫情,出國改為國內小旅行,但家族拍照的服裝仍是精心準備。圖/黃郁雯提供 文/張瀞文 家中長輩身體行動不便後,長途旅遊須考量無障礙設施、輪椅友善、體力負荷等因素,帶老人家出遊往往令人卻步。今年90歲的陶素珍卻有不同經驗,陶素珍從81歲開始,坐著輪椅和兒孫出國自由行,足跡遍及港澳、新加坡、中國大陸長城、日本名古屋或四國等城市,從2014年起,每年至少出國一趟,一直到2020年因為疫情,才改為國內旅行。「那年外公剛過世,我們開始帶外婆出國自由行,一來是分散外婆注意力,二來是彌補外公生病時無法出遊的遺憾。」陶素珍的外孫女黃郁雯說起家人帶外婆出遊的初衷。萬事起頭難。陶素珍深怕麻煩晚輩,加上那時腳退化需要輪椅代步,所以很抗拒出遊。定點旅遊 外孫女撒嬌求陪伴 黃郁雯先在行程規畫下功夫,她找了輪椅友善的鄰近國家新加坡,車程短、交通便利、行程彈性,以定點旅遊為主。遊說外婆時,黃郁雯撒嬌:「我工作好累,需要好好放鬆一下,外婆拜託陪我去玩。」不只黃郁雯,兒孫們都讓陶素珍覺得,不是孩子陪她,而是家人需要她的陪伴,只有她去才能成團。推著坐在輪椅上的陶素珍出國玩時,大家也巧妙地讓輪椅成為珍貴好物。陶素珍因為輪椅,搭飛機可以快速通關;遊玩時不但沒有遭側目,還享有特殊待遇;路途東西多時,輪椅可以幫忙載物;有時候她願意起身慢慢走時,所有家人都爭搭輪椅,那成為大家想休息時的行動椅子,陶素珍心裡暗自開心:「輪椅真好用。」美好的初體驗,讓往後的邀約變得容易。黃郁雯會早早和阿姨們討論行程,讓外婆知道今年去哪玩,全家人一起鼓勵陶素珍積極做復健、保養身體,期待旅行的到來。一場家族旅行,成員從20幾歲到80幾歲,要如何規畫出大家都開心的旅遊?老少同行 生活中隨時有外婆 「外婆快樂,我們就快樂。」黃郁雯不做他想,這幾乎也是全家人的共識。步調慢、景點少都不是問題,旅行次數多了,每個人都會在其中找到樂趣,黃郁雯也因而認識了家人的其他面貌,例如原本害羞連拍張照片都很難的阿姨,現在出遊會想拍照時的穿著及畫面,一個景點可以拍上百張照片。這兩年,因為疫情無法出國,但是國內旅行仍不少,「我們會在生活裡隨時隨地把外婆加進來」,奈良美智展、Xpark水族館、花蓮、台東、台南都帶外婆玩過。8名子女和11個孫子女的幼兒時期幾乎都是由陶素珍帶大的,「外婆要的從來不是去哪裡玩,而是全家人可以全心全意在一起。」兒時也是讓外婆帶大的黃郁雯,長大了也能懂外婆的心。從小,黃郁雯就跟著表兄弟姐妹一起玩,年節都會相聚,曾經青少年時的她感到彆扭,想要脫隊去找同儕玩。但是時間往前走到了30幾歲,如今的她卻覺得可以和家人一起陪伴外婆,是生命裡很珍貴的禮物。關懷體貼 孝順就在日常裡陶素珍家庭曾獲2021年弘道基金會主辦的「全國世代家庭孝親表揚」的「溫暖貼心獎」。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李若綺表示,弘道舉辦「全國世代家庭孝親表揚」20多年來,隨著時代移轉,她看見孝順觀點的改變。李若綺表示,過去的孝順就是兒孫同住、長輩坐享清福,但現在,孝順是能夠善用各種資源,陪伴長輩動起來,做喜歡的、擅長的事。每年孝親表揚大約會有120∼150個投件,仔細看每個故事,其實跟多數家庭很像——當長輩牙口不好了烹煮軟爛美味的食物、失能時改造居家空間、節慶時舉辦家庭聚會……這些關於陪伴的日常,跟我們常常看見被大肆報導的孝順故事裡——家庭貧苦、孫子不得已要照顧阿公阿嬤、兒女為救父母捐腎……這些故事不同。他們就是平凡過日子、在日常中累積。「很日常,但很動人。」陪伴長輩出遊 掌握7 要訣❶懂得哄長輩 讓他覺得大家都很需要他。❷氣溫舒適 以5月、9月為宜。 ❸選擇輪椅友善的鄰近國家 新加坡、日本都不錯。❹交通方便 不要花太多時間搭車,也避免太多徒步行程。❺行程彈性 累了就休息,別堅持跑完行程。❻讓長輩也有參與感 陶素珍的女兒會在行程決定後請媽媽縫小飾品,屆時大家拍照可以別在身上。❼謹記重點是陪伴 去哪玩?玩了什麼?都只是陪伴長輩的媒介,一家人能快快樂樂在一起才是最重要。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前一篇文章 《親子天下》執行長 老同學面前 何琦瑜盡顯赤子心 下一篇文章 退休汽車工程師 70歲圓作家夢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8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最好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造甜點界傳奇孩子王變醫師 鄭名芳守護病童31年從診間到戰火前線 楊俊仁行醫行善學會打開耳朵 傾聽他人意見瀟灑走一回 人生歌單反映豁達觀孫盛希音樂路 從低潮到金曲歌后 作者其他文章99 歲騎士郭深森環島 全家相伴逐夢斜槓部落客嫺人 退休不退場莫昭平、古競祥 退休相處練習曲 磨出幸福時光《親子天下》執行長 老同學面前 何琦瑜盡顯赤子心把自己愛回來 郭懷慈的和解人生女強人律師陳玲玉 融化在帶孫幸福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