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是必修課 葉金川正向面對 文/韋麗文 |2023.05.09 語音朗讀 67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喜歡運動的葉金川,獨木舟也是他挑戰體能的選擇。圖/葉金川提供太太張媚(左)是葉金川的最佳夥伴,常相伴健走、玩樂。圖/葉金川提供葉金川認為現在的每一天都是多賺,要好好珍惜。圖/鄭超文葉金川在抗癌之餘依然勇敢追夢,希望自己活得精采帥氣。圖/葉金川提供 文/韋麗文 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曾兩度罹癌,但依舊活得瀟灑,獨木舟、鐵人3項、高空跳傘、攻百岳,人生經歷精采;他說過:「生病是人生的必修課」,疾病教會他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2014年12月,前衛生署署長葉金川左眼皮突出一個綠豆大小的硬塊,在不該有淋巴的位置長出淋巴塊,速度又快,有醫學背景的他,很快警覺到不太對勁。找了眼科醫師檢查,也讓病理科化驗,醫師起初判斷是淋巴增生,無須過度憂心。誰料,不到半個月,另邊的右眼皮上又長了一顆。「兩邊都是淋巴增生,那就是癌症了!」葉金川心中暗喊不妙。為了確診究竟是單純的淋巴增生還是淋巴癌,病理切片送第1家醫院無法確認,再送第2家醫院進一步分析。自己選擇 掌握生命主導權 結果出爐,是淋巴癌。所幸骨髓造血細胞沒有變化,但在醫師建議下,葉金川進行了預防性的標靶治療。標靶治療期間,葉金川單車照騎、山照爬。主治醫師勸說,治療期間免疫力會降低,要他好好靜養。堅持要正常生活的葉金川頑固地跟醫師頂嘴,「你們不是說標靶治療只會殺死癌細胞,不會傷及正常細胞嗎?」「我正常的淋巴球都在的話,免疫力就不會降低啊!」「不是啊,你要說個理由說服我啊!」治療原本都在門診進行,一直到不得不住院,需要家屬簽名。他拿著住院單給太太簽字,太太張媚才知道葉金川罹癌,且已偷偷治療了一段時間。葉金川說,坦白講放射治療、標靶治療都不痛苦,最辛苦的是等待病理報告,那種等待命運被宣判的感覺。「面對癌症,你能怎麼辦,該來的,就面對它。」告別淋巴癌後,2019年,葉金川的脖子上又發現了皮膚癌,這次一樣沒跟太太報告,自行處理,直到需要有護理背景的太太幫忙拆線,而這次他準備好了說辭,「皮膚癌有3種,我的這種是最簡單的1種,是基底細胞癌,切除就可以了。」葉金川擁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背景,他說,台灣的男性一輩子有5成的機會、女性有4成的機會得到癌症。而絕大多數的癌症不會奪命。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葉金川更害怕中風、洗腎,長年躺床,被維生管子束縛。「生活就是要能跑、能動、能飛、能跳,如果都不能,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如果鳥的翅膀被剪掉,還是鳥嗎?蛇的鱗片被刮掉,還是蛇嗎?那麼,你想過,你是什麼呢?」要怎麼活著?葉金川說,我要精采,活得帥氣。付諸行動 活得充實不遺憾葉金川認為,每個人都該自問「你要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泛舟、跳傘、登山?還是要坐輪椅、洗腎、臥床?其實活幾歲都無關緊要,該如何讓自己在身而為人的每分每秒裡過得不遺憾,才是面對人生下半場時該思考的問題。葉金川曾在一次演講中,引用澳洲作家布朗妮‧維爾(Bronnie Ware)在著作中提到過的話:「生命中的5大遺憾,第1個就是人們通常沒有勇氣去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所以不要讓對生活的期待只是空想,勇敢拚一回、付諸行動,才是成就精采人生的功課。從蠻牛變成慢活 抗癌3體悟葉金川雖二度罹癌,但依舊活得灑脫,他有3個抗癌體悟:抗癌體悟 1蠻牛花20年學會慢活葉金川從健保局總經理到衛生署長的任職期間,一直過著「6、10、7」的生活,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10點,1周工作7天。「經過那一段,我就不想再過那樣的生活了。」葉金川不贊成「斷崖式的退休」,淡出後他還是持續工作,只是把工作減量,自嘲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調整到現在,「從蠻牛變成慢活」。他到了花蓮,買獨木舟、腳踏車,學習把生活的步調放緩,他慢慢的喜歡上這樣的生活。一直都以工作為重的葉金川,開始拒絕「6、10、7」的生活,現在每天早睡早起,清晨5點鐘起床,晚上9點上床睡覺。即知即行,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不要規畫很久,不要等很久,想旅遊就立即規畫與施行,想看孫子就去。抗癌體悟 2存錢不是等著住病房葉金川登山的足跡遍及日本、非洲、馬丘比丘等地方,還到阿拉斯加冰川划獨木舟,完成了因為治療淋巴癌而延宕的紐西蘭高空跳傘,在台灣百岳擁抱群星入夢,自在瀟灑的上流老人生活,讓很多人羨慕,更難想像這是癌後病人的生活。人生要存多少錢才能這樣精彩采活著?生活的品質在心態,葉金川解釋,沒有錢出國旅行,可以在台灣環島;沒錢環島,旅途可以騎腳踏車、搭帳篷。對於被金錢捆綁著腳步的人,葉金川說,生病之後,他更明白存錢只是一種防衛,錢是讓現在更精采,不是存錢等著住長照2.0頭等病房。人生到了這個年齡,金錢不是唯一,生命中有比錢更重要的順位,健康、家庭、生活的安排、興趣才是他的追尋。抗癌體悟 3不把飲食當痛苦義務「防癌跟預防所有的疾病方式都是一樣的,就是回歸到一般疾病的預防。」而運動就是被證實為最有效的方式,其他還有多蔬果、不菸、不酒、不吃檳榔。葉金川說,聽來老生常談,卻是最有效的方法,想要健康就回到最基本的原則。原本就有運動習慣的葉金川,現在更是規律運動。葉金川現在的飲食習慣與年輕時大不相同,簡單清淡許多,但他仍舊為親愛的人準備豐盛的美食,「飲食是生活的一部分,很好玩,不要把它當作責任,把它當作樂趣。」 自在面對生死 每活一天都是多賺癌症病患總掙扎在治療與放棄的邊緣,面對疾病,該積極治療還是順其自然呢?葉金川說,如果治療之後還可以回復健康,當然要治療。「如果已經好不起來了,也醒不過來了,躺在那邊靠呼吸器維生,不是我要的人生,那麼,就不要串通醫師凌遲我了。」癌症雖為人帶來死亡的陰影,戰勝了癌症,不代表不會罹患其他疾病,葉金川更恐懼被慢性疾病剝奪自由。很多人害怕去面對人終要死亡這個事實,葉金川不怕去面對,他認為,「生活是一種選擇,我要怎麼地活著,我的意義是什麼?我要精采走,要帥氣。那是我根深柢固的想法,我就會照著這樣做。」葉金川說,每一天,都不是必然會到來的一天。對絕大部分的人說,今天睡個覺,明天起床又是新的一天到來,理所當然;但是現在他不會這樣想,每一天都是多賺來的一天,要好好利用、珍惜這每一天。「我坐這一趟火車,一定會下車,總不能不下車。一路上,可以高高興興玩到終點。」本版與聯合報「橘世代」周報合作 前一篇文章 彭蕙蘭50歲換跑道 老師變設計師 下一篇文章 斜槓部落客嫺人 退休不退場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陳明智升級醫院 吸引患者回流莊仁賓回鄉服務 翻轉百年嘉醫動力火車結伴50年 接住彼此樂與悲動腦專家謝仲思 建構台灣尾醫療網坐輪椅仍堅持看診 張常勝造福偏鄉醫療母患膽結石經歷 王宏育應用於門診 作者其他文章陳怡安卸奧運光環 創業再造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