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本月初悄悄修正公布「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辦法」第五條修正案,把過去二十歲才能用同等學力考大學的辦法,放寬到十八歲;但學者擔憂,日後將有學生鑽漏洞,不讀高中、只上補習班,將嚴重衝擊現行教育體制。
教育部放寬同等學力鑑定考試至十八歲雖有條件限制,規定要在國小或國中階段曾申請過在家自學者,但並未要求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全都在家自學,曾自學過一兩年的都可參加學力鑑定,成為一大漏洞。
參與辦法修正的玄奘大學大學人力資源與發展系教授,也是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的黃富順表示,學力鑑定考試原是為早年失學者所舉辦,跟在家自學毫無關係,因此,原限制要二十歲才能考,目的就在避免衝擊正規高中教育。
黃富順也強調,國小、國中生在家自學都有一套申請、評鑑制度來證明,但目前高中階段並沒有自學辦法,在制度上無法銜接;他表示,此次修正是給高中階段仍有意自學者找一條管道,但建議教育部還是應趕快把高中自學辦法訂出來,以免產生後遺症。
另一位參與修正案的師大社教系教授黃明月也擔心,高中階段在家自學並無規範,會不會變成上網自學,或上補習班取代正規高中教育?目前在家自學人數僅九百多人,但未來若人數愈來愈多,且學力鑑定考得很簡單,大學又只要十八分就能考上時,恐怕就會衝擊高中教育。
何明補習班負責人何明則認為,教育部如此開放實在「不可思議」。「我一向都告訴來補習的高中生說,學校教育才是主流,補習班只是為了升學考試的輔助學習。」
何明表示,他不反對國小階段在家自學,高學歷家長應該也有能力在家自己教小孩;但到了高中階段,數理化科目都很難,他很懷疑學生在家自學就能考上好的大學。
劉毅補習班主任宋志國也認為,教育部放寬學力鑑定考試辦法,會衝擊目前高中教育,因為就應付升學考試而言,補習班的教法一定比普通高中更有效率,補習班一年就能上完高中三年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