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癢如螞蟻爬 「異膚」讓高材生怕出門

陳玲芳 |2023.05.04
501觀看次
字級
病友賴同學(左起)與黃毓惠醫師、趙曉秋醫師、鐘文宏醫師同台合影。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異位性皮膚炎被稱為最癢的疾病之一,患者形容病情嚴重時,皮膚到骨頭「像是有上萬隻以上螞蟻在爬」,加上紅疹與皮屑病灶,許多病人都會擔心他人異樣眼光,擔心自己受到歧視。

26歲賴同學,為法律研究所高材生,出生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傳統藥物治療改善程度有限,讓他曾沮喪自覺是「異類」、更像「怪胎」,發病期間壓力超大,身心俱疲,害怕出門。使用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後,病灶快速完全消失,目前已長期用藥兩年,穩定控制,用藥安全性監測數值皆正常,每天神清氣爽、煥然「異」新。

台灣皮膚科醫學理事長暨成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趙曉秋表示,學會感謝健保自4月起新增給付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用於治療12歲以上異位性皮膚炎中重度患者。醫學會同時發布「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幫助病人更加瞭解自己的治療方式。

全台約有30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10歲以上患者有38%病情易反覆發作。近年隨著生物製劑與三款口服標靶小分子新藥登台,提供病人安全有效的治療。繼生物製劑後,新納入健保給付的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一天口服一次,相較於須自行施打的針劑型生物製劑,增加患者接受度,且方便攜帶及保存。

她指出,目前已有近三年的臨床試驗追蹤藥物安全性,為中重度異膚病患帶來更精準、快速、有效且長期穩定控制的治療新選擇,有助於增加病友持續就醫,接受正規治療意願。

皮膚科醫學會理事暨發言人、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黃毓惠醫師表示,國內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大宗,特別是正值青春期的患者,愈早接受正規精準治療,愈有益於成長發育,避免引起長期身心壓力,以擁有良好生活品質。

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鐘文宏表示,台灣門診病患人數眾多,醫生與病人溝通與討論病情時間較少,期盼透過推廣異位性皮膚炎「醫病共享決策」,讓病友與醫生能加強溝通。

在「醫病共享決策」衛教手冊中,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更加瞭解疾病性質,以及治療方式或藥物,同時藉著醫生整體評估、搔癢數字評量表、溼疹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判斷治療成果如何,在醫病相互討論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