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輿
大姐是個好婆婆,不管媳婦自北部回來,還是她到北部探望外甥一家人,都稱職地扮演好媽媽和婆婆的角色,包括採買兒子和媳婦愛吃的菜餚,還動鍋動灶煮起全家人的餐食,嘴裡還不停叨念,不知是否合媳婦的口味。空閒時,還幫忙整理家務。這讓生長於傳統家庭的我很不能適應。我也沒有多年媳婦熬成婆的心態,只是希望甥媳婦可以到廚房幫忙,不要讓大姐這個婆婆,忙得汗水淋漓,而她自己卻在客廳氣定神閒地看電視,何況大姐手部還開過刀。
我幾次將想法告訴大姐,大姐都說:「沒關係,年輕人高興就好,我能做就做。」我是不捨大姐從年輕忙到老,自己也還在工作,又帶有一身病痛,有了媳婦,媳婦不僅不會加減幫忙,反而還造成大姐的負擔。而大姐又是好好婆婆,對一切都毫無怨言,還認為這是她的本分,真的讓我很看不慣,除了幫幫大姐外,對甥媳婦也有滿腔的怨言。
近日我和好友君,聊到家庭問題,順帶把大姐和她媳婦的事講給君聽,當然免不了發發心中的牢騷。
君聽完我叨叨絮絮的話之後,跟我說:「這是妳大姐和她媳婦之間的事,妳不要去攪和,妳大姐覺得無所謂就好了,妳何必去橫生枝節呢?何況妳大姐就是這樣的個性,她不是會去要求別人的人,妳常常這樣抱怨,只是增加她的心理負擔而已,並不會改變現狀,妳反而要去找甥媳婦的優點,讓妳大姐高興,而不是一味的數落甥媳婦的不是。」
果然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大姐就是有照顧人的人格特質,她也許樂在其中,把媳婦當自己的女兒在疼愛。她不捨自己的兒子做家事,當然也不會捨得讓媳婦做家事,而我到底在攙和什麼啊?三番兩次跟大姐講她媳婦的不是,她也不能做什麼,只有可能讓她愈想愈難過,自怨自艾而已,既然我尊敬大姐,當然希望她過得快樂。
君的一席話其實給我很大的啟發,人與人之間不用太複雜,就是你和我的關係而已,你和他或是我和他,旁人就給予祝福就好,不須再有所置喙。管別人愈多,不僅不會讓事情好轉,反而會更加糟糕。有了這層體悟,相信未來我的人際關係會更加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