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開枝散葉的羅望子。圖/蘇佳欣
晚上閉葉的羅望子。圖/蘇佳欣
文/蘇佳欣
今年三月初,抬頭看到羅望子樹上結實纍纍,而掉在地上的卻又像狗大便,忍不住找了一支長長的棍子,稍稍打落幾條豆莢,滿心歡喜撥開來看,「結果」根本發育不良,還沒長好,害我相當失望。
過不了幾天,吹起春風,下一點點春雨,接著風鈴木、火焰木與苦楝等植物,開出了粉、黃、紅、紫等各種顏色,好像在競賽繽紛、互別苗頭。羅望子卻完全無視百花綻放,自顧自地掉下酸果。因我之前想吃沒吃到口,便貪心的多撿一些,想一次吃個夠,但那種酸味有點像烏梅,其實也吃不了多少。
除了分享親朋好友外,我準備了小盆子,把羅望子泡過後種到土裡。差不多一星期,小芽便破土而出,看著握在手中的,確是真實鮮花的生命。
感謝這小東西,可以讓我細細觀察,發現每顆種子長出來的模樣,都不相同。有趣的是,每顆種子都一起長出三枝葉,白天開枝散葉,晚上關閉休息,睡成一個愛心萌樣,棵棵都一樣。看她日日開葉,好像每天為我綻放的花!
回想起去年羅望子真正的開花,也與眾不同時,查詢拍照時間竟是七月,甚至在鳳凰花開後。四季各種花開花落,果真各按其性其時。
端詳在我手中可以掌握的羅望子小苗,最近想跟她拚日出早起,想要親眼看到她開葉那一瞬間,但愈看愈覺得懷疑,一旦看到開葉了,其實就已錯過那個稍縱即逝的當下。羅望子生活作息,彷彿一日一夜就是一年四季,這樣數算日子究竟有什麼意義呢?不管如何,人間羅望子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