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視覺藝術家季勇 把睡姿當成人體雕像

曾博群 |2023.03.16
1316觀看次
字級
季勇將台灣咖啡館裡的眾人睡姿拍攝成人體雕像。圖/華梵大學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華梵大學推動國際藝術村計畫,邀請法國知名視覺藝術家季勇(Guillaume Hebert)蒞校擔任駐校藝術家,除於3月15日至24日於華梵大學霓虹藝術空間舉辦「駐校交流展」,展出50幅精彩的影像創作,長達半年的駐校期間也將週週開設講座課程,與師生交流藝術創作理念與法國的生活文化。

1969年生於法國諾曼地的季勇非常熱愛東方哲學,不僅研究易經與老莊思想,也學詠春拳,40歲開始旅行創作,尤其擅長將19世紀的古典繪畫結合當代攝影技術產出創新作品,將攝影的表現及細膩度做更高層次的提升,還曾獲得2018年歐洲青年攝影節公共大獎肯定。

季勇於2011年起旅居台灣六年,拍攝了許多系列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並曾於普羅旺斯駐台辦事處國慶酒會上播放主題創作,將台灣的人文風景傳送至南法。去年底疫情解封,季勇再度來台,華梵大學林從一校長立即邀請他擔任國際藝術村首位來自歐洲的駐村藝術家。

季勇以台灣的塑膠袋文化作為拍攝主題。圖/華梵大學提供

季勇說,自己初到華梵就愛上了這個如仙境般的美麗校園,認為很適合沉澱心情,創作出好的作品,而他的伴侶、策展人粘蓮花也十分嚮往學校開設的古琴課與書法課。季勇駐校交流首展甫於華梵大學霓虹藝術空間一開幕,更立即湧入大批學生與日本藝術家等校外人士參觀。

其中,第一展間十餘張攝於金山、綠島的海景系列,以莫蘭迪灰色調散發出大海抒情、安靜、冥想的氣質,令人相當神往;第二展間十張大型創作,則是他將19世紀英國藝術家約翰‧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的油畫,在去除房舍、人物、動物之後,轉成現代高速風景的得力之作,凸顯手機時代數位影像具有快速模糊滑動的不真實感。

另外,來自法國的季勇對於台灣人喜歡在咖啡館裡趴著睡覺的獨特文化嘖嘖稱奇,特別將眾人的睡姿當成人體雕像,拍攝了一系列的睡覺照片,還紅到國外雜誌大篇幅刊登報導。而台灣隨處可見的五顏六色塑膠袋也被季勇拿來當成重要創作主題,拍攝出具永恆感的繽紛之美,但也凸顯對環保問題的諷刺。

法國視覺藝術家季勇來台擔任華梵大學國際藝術村駐校藝術家。圖/華梵大學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