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人間社記者許貞慧大樹報導 |2025.09.13
58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叢林學院9月12日在如來殿大會堂舉行「2024學年度各級學部聯合畢業典禮暨2025學年度開學典禮」,74位畢業生於佛陀座下及大眾前發願荷擔如來家業,負起「佛教靠我」宣揚人間佛教使命,逾2200人參與盛會。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中)傳燈,由慧傳法師(右2)、慧昉法師(左2)、慧昭法師(右3)、滿可法師(左3)、永光法師(右1)、妙士法師(左1)等各級學部院長分燈,期許薪火相傳,燈燈相續。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人間社記者許貞慧大樹報導】佛光山叢林學院12日在如來殿大會堂舉行「2024學年度各級學部聯合畢業典禮暨2025學年度開學典禮」,含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叢林學院國際學部及男女眾學部、印度沙彌學園、東方佛教學院、馬來西亞東禪佛教學院、印尼佛學院、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文化培訓班等,共74位畢業生,於佛陀座下及大眾前宣誓,發願「佛教靠我」,荷擔如來家業、宣揚人間佛教,逾2200人參與盛會。

弘法是家務 任重道遠

佛光山叢林學院創辦人星雲大師透過影片勉勵畢業生要任重道遠,「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發「菩提心」推動人間佛教,以佛教的教育,明白修行應負起的責任為何?並將人生四階段融入信仰、法海中,使法身慧命在世間發光發亮,讓永恆的生命與宇宙虛空同體,與佛陀相應,即能正悟永恆生命,與佛同在。

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表示,有人畢業,有新生入學,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眾因緣具足,成就安住學習佛法,以佛教的精神,自立利他,闡揚服務的精神,透過佛法消除自身煩惱,進而生起力量,成就自我。

學習是生生世世無量法門,只要找到方向,看清楚目標,「為教增光,為己增榮」,日起有功。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提及,大師60年前於壽山寺開辦佛學院,對其招生條件要求非常嚴謹,卻成為當時學生的首選,大師提供良好師資,與安住的道場,對僧伽教育的用心,造就如今的成果。許多優秀的畢業生各自在五大洲弘法,表現優異,如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南美洲總住持妙佑法師、菲律賓教區總住持永光法師、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南華寺住持慧昉法師、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都監妙士法師等,今日畢業生帶著祝福「走出去」,就是最好的「傳承」。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因為大師的理念「三好、四給」,校生也在佛光山各道場的協助下,得到許多的助力,受用無窮,正因與人間佛教許多觀念契合,已將其推動的業務,主動融入南華大學的發展計中。佛光大學校長趙涵㨗說,叢林學院以續佛慧命,走過一甲子,弘法全世界,佛大師生到海外參學,也蒙受當地道場法師、信徒照顧,相互交流,受益良多。

僧伽教育 救度苦難人

護持30年僧伽教育的功德主羅李阿昭提到,他曾問大師,為什麼一般道場弘法都以「慈善」為重點,但佛光山卻以「教育」為主呢?得到的答案是「培育出人才能為社會所用,救度更多的苦難人」,故呼籲大眾護持大師的理念,弘法利生。

接著畢業生代表致感謝詞,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畢業生知如同學感謝常住栽培,擴展生命宏觀的視野,他曾發願以「學術」角度提出人間佛教研究發表文章,提升其能見度,如今已圓滿博士論文,報答常住。沙彌學園畢業生乘海同學期許自己,謹記「失敗為成功之母」,永記師公所叮囑「復興印度佛教使命」, 弘法利生,永不退轉。

畢業生手捧畢業禮袍上台,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傳燈會副會長妙士法師、菲律賓總住持永光法師、港澳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授予畢業禮袍,心保和尚頒發結業證書。「傳燈」儀式恭請心保和尚點燃主燈,慧傳法師與各級學部院長分燈。畢業生陸續承接,象徵佛陀的智慧法脈,燈燈相傳,光耀古今。

最後,全體大眾高唱〈惜別歌〉,勉勵畢業生努力奮鬥、立德立功,勇於擔當弘法先鋒,廣度群眾,為他們在僧伽教育階段畫下圓滿句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