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車票 ——誌追隨星雲大師第二個十年

文/楊錦郁(作家、人間福報總監) |2023.02.27
1647觀看次
字級

文/楊錦郁(作家、人間福報總監)

我曾在〈一張車票〉(收錄《霧中恆河》)這篇文章裡,敘述我在2000年因採訪星雲大師結緣,進而成為他的在家弟子。文章後半段著重在寫2010年,獲悉大師想辦一個全球性的「華文文學獎」。時任國立台灣文學館館長的先生(李瑞騰),和任職聯合報副刊組的我,專程前往佛光山拜訪大師。

在開山寮和大師一起吃碗素麵後,先生起身告辭要回台南館舍,而我則要單獨回台北。大師說,他們也可以送我去左營高鐵,因為當晚他要前往南屏別院開示,他轉頭問我:「你要跟誰?」我不假思索的說:「當然跟師父。」當晚,一行人乘坐一輛休旅車下山,先送我到左營車站,出乎我意料之外,大師還請侍者幫我買了一張回台北的高鐵商務艙票。

事後,有親近的法師聽完我的描述說:「大師可能在考你,他有時會考人的。」但這樣的猜測沒有答案。而「第一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隨即開始籌備,由於我長年在副刊組負責聯合報文學獎的業務,對於文學獎的辦理有些經驗,便自動自發的扮起此獎的「地下工作人員」。

兒子見過大師後,全考進台大

2011年底,「第一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公布,首屆的貢獻獎由詩壇祭酒余光中教授獲得,贈獎典禮在國家圖書館的國際會議廳舉行,典禮隆重,文壇人士出席踴躍,大師一行人提早來到大會議廳旁的貴賓室,我因工作關係,對於貴賓室出入的動線熟門熟路,就自動當起「門警」,間受一、兩個交情好的作家所託,便夾帶入貴賓室,他們親見到大師本尊,聆聽大師和知名作家們的談話都雀躍不已。

那時,先生外調在台南,我則陷入博士論文寫作的泥沼裡,兩個相差八歲的男孩,老大當兵回來準備申請博士班,老二讀大四也想報考碩士班,加上我共三個學生,各自卡在抱佛腳的狀態裡。我的博士論文寫的是晚清重要的女詞人、教育家、戒殺護生居士呂碧城。我最初知道她便是從星雲大師那裡,記得有一天我在佛光山台北道場參加完法會,開示時間看到投影螢幕上有一句大師的話:「優婆夷當如呂碧城、孫張清揚」,當時心想呂碧城是誰啊?沒想到後來竟花了六年時間,以她為研究對象。

國圖贈獎結束後,時序進入2012年,跟著就農曆新年了。一天,和相熟的法師聊著,忽然聽到一句「你們都沒回去山上跟師父拜年啊?」當下心裡一驚,驚的是大師竟然可以讓人拜年,於是立刻安排,全家在台南高鐵站會合,前往佛光山。

大師在佛陀紀念館二樓接見我們,全家進去跟大師拜年並一一握手。拜過年也合照後,大師請法師帶我們去用餐,帶領的法師說,大師交代用他自己的單銀請我們一家。

二月回山拜年後,春暖花開時,兩個男孩竟相偕考上台大的博士班、碩士班,尤其老二時雋更是跌破系上老師的眼鏡,所以我常打趣兄弟倆「見過星雲大師後,全進台大了。」這也成為我們母子間的趣談。

大師打電話來

2013年春,為了推廣「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的獎項,我們隨「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的吳淑華師姑一起到揚州去,由先生邀約大陸知名的學者作家參與主題為「報導文學」的揚州講壇。會後我們特別去了一趟南京棲霞寺,想像大師年輕時在此讀書的身影,並在寺後塔林間尋找到大師的師父志開上人的塔,一步步回望大師的來時路。

夏天,我完成學業,要上台接受博士的撥穗,先生和男孩們陪我到淡江校園參加畢業典禮。但那天我的心情卻是些許惆悵,想著「如果爸媽還在世,不知道會有多高興」。全家人從淡水回來,甫踏入家門,電話響起,我接聽起來,耳邊傳來讓我又驚又喜的聲音,大師在電話那頭說:「楊博士,恭喜你……」接下來的對話我完全不記得,因為實在太意外了,腦中空白,星雲大師怎麼會知道我今天畢業典禮?怎麼會第一時間打電話來道賀?同樣的,這樣的猜測也沒有答案,但這通來電,讓我的畢業典禮有了永難忘懷的結局。

大師偶爾也會打電話來,一次,我專注在編輯台工作,手機響起,我離開座位接聽,是妙廣法師打來,接通後,他說「你等一下,大師要跟你說話。」當下我全身緊張,不知大師要說什麼,大師接過電話,話題家常,關心我們的情況,末了交代有空回山上走走。妙廣法師又接過電話說「大師要找你同修李教授,但他沒接電話,所以就說要打給你。」掛上電話後,我簡直不敢相信方才的事,感覺很戲劇性,但這事卻讓我對大師的平易深為感動。

大師那時為了推動文學獎,幾次在台北道場宴請文化界人士,若在「海會堂」吃「飛機餐」,大師一定會特別讚歎在場服務的知賓說「她們在這裡發心服務,在家可多是貴婦。」有一次,大師請了一桌文友,我也忝為末座,當天菜色豐盛,大家談話愉快,大師忽然就跟慈惠法師說「惠法師,你來唱一曲吧」,惠師父不遲疑,站起來高歌一首佛曲,接著又有其他法師跟進,讓大家沉浸在宜蘭時期歌詠隊的傳唱中。

2015和大師有相對多的見面機會,5月和先生一起回山參加兩岸筆會座談,有一場大師坐在中間,右邊是畫家李奇茂,左邊是大陸前文化部長王蒙以及先生。年底,我們在覺元法師的帶領下,陪著長居美國的白先勇教授,也是「第五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的得主,回山拜見大師,大師素來禮遇文化人,那天賓主盡歡。

開山寮的雲水三千

那幾年,還召開人間佛教的研討會,兩岸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專家在山上,透過學理實證,探討人間佛教的內涵。循由這般的研討、大師的著作、經典的研讀,我慢慢的領會大師的浩瀚無邊,大師將佛理化繁為簡的來教化大眾,如「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其實是深奧的身口意修持;大師在傳授三皈五戒的戒場上,要大家說「我是佛」,已點明「人人皆有佛性」。

2018年7月,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主辦幾場的「佛光山文化傳播事業委員會出版專題會議」,請先生前往當主要講師,與會者皆是在相關事業單位服務的法師們。會議第二天早晨,如常法師來關心我們,並說大師要見我倆,於是我們跟著他來到開山寮,但見大師正專注在例行的晨間寫字,而一旁的地上排滿成列的「雲水三千」。侍者和蕭師姑等說,「每天都要寫,寫到手筋和關節發炎」,我心想大師的手一定很痛,病後字得來字字不易。

大師寫完字後和我們隨意說話,又聽如常法師報告這兩天在進行的會議,然後指著成列的「雲水三千」說:「送你們一張好嗎?」「當然好!」我簡直高興到不行。從此我家有兩幅大師的墨寶,一是「不忘初心」以及「雲水三千」,對我而言,這兩幅字正好串起學佛者的初發心到菩提心。

2019年12月14日,「第九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在藏經樓法寶堂舉行贈獎典禮,大師在保和尚、惠師父、容師父的陪同下前來致詞,那也是我最後一次握著他的手說:「大師我好想您」。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國紛紛封閉國境長達3年。

2023年2月13日,我在左營高鐵站替自己買了生平第一張敬老票,這天我參加完星雲大師圓寂讚頌會,從佛光山下來要回台北,持著敬老票不禁百感交集,憶起2010年大師幫我買了那張商務艙車票,以及他透過毛線手套的溫暖握手。我落寞的上車,對著窗外的天空,在心裡說「大師我好想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