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客家庄的醫生娘 陳玲芳 |2023.02.25 語音朗讀 223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菊子醫生娘育有一女二子,不僅要忙碌醫護工作,還要相夫教子。圖/時報出版提供張明志醫師於新書簽書會上,與讀者開心互動。圖/記者陳玲芳張明志為紀念母親,今年初出版新書。圖/記者陳玲芳嫁醫學醫的菊子,在與夫婿所開設的家鄉唯一診所「建功醫院」,扮演起「多重助手」角色。圖/時報出版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我何其幸運有一位不平凡的母親!」張明志醫師,曾任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十五年,最近發表著作《菊子.客家庄的醫生娘》,描述留學日本的母親在嫁給學醫夫婿後,如何兼顧相夫教子、醫療行政與護理助手工作,用一生見證了農業社會「無醫村」到現代全民健保的台灣醫療進展史。張明志醫師的母親「菊子」,出生於屏東客家地區的優渥家庭,日據時代留學日本修習家政,習得服裝設計、烹飪與插花等一身好本事,不巧在求學期間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戰,返台途中驚險與高千穗丸船難擦身而過,幸運回到故鄉從事教育工作。並於幾年後,嫁給英挺帥氣、學醫又會寫詩的屏東客家夫婿,從此開啟醫生娘的新人生。嫁醫習醫善護理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光復初期,「無醫村」現象普遍,全台醫師不到兩百人,醫護人才與資源極度不足,大部分是學徒,在醫生指導下執行醫療行為,因此培養了不少藥劑生和外科助手。而嫁醫學醫的菊子,也在先生決定返鄉服務鄉親時,扮演起醫療行政、打針包藥、手術縫合、傷口包紮護理的「多重助手」角色。張明志回憶菊子醫生娘的外科縫合技術細緻,一層一層細心縫合,力求完美,以防止死腔的發生,避免滋生細菌感染。由於手藝精湛,加上美貌又親切,深受病人肯定,甚至有農夫因為鐮刀割傷、血流不止,在得知醫生娘願意協助治療後而直呼「好運氣」!半夜急診乃常事此外,村民半夜生病,菊子醫生娘與夫婿酣睡之際被吵醒救命,也是常見的事,這時候菊子就需要一起幫忙打針包藥。當時退熱藥是粉末,劑量需用砝碼秤重,依體重給予;咳嗽藥水是原汁,需加入蒸餾水或煮沸過的水稀釋五倍。當年的國人十大死因以「感染症」為主,而氯黴素是一種廣效性抗生素,用於治療腦膜炎、霍亂、傷寒和厭氧菌感染。許多村民到醫院看病,就希望醫生來一針氯黴素,才會安心回家。當醫生不願意過度治療時,菊子醫生娘不僅需耐心地向病人解釋,回頭也需安撫醫生的情緒。這種迷信「特效藥」的情況,就像後來用於止痛與退熱、俗稱「美國仙丹」的類固醇。而氯黴素的普遍使用,也造成二、三十年再生不良性貧血,骨髓無法造血的隱憂,自民國七十年後,除了腦膜炎和極難治療性傷寒外,已被禁止使用。莫名醫糾好無奈當生活形態一步步從農業社會、工業社會,進展至數位化的資訊社會,台灣醫療也從小診所、綜合醫院進展到大型醫院,從公勞保發展到全民健保,民眾的就醫便利性與醫療品質,漸漸獲得改善。「但,令人感嘆的是,鄉下人的純樸也逐漸消退了!」張明志無奈表示,時代進步,讓鄉下開始有了醫療糾紛,有些病患病情嚴重,在地照護的家屬都知道難以治療、心裡有所準備,但住城市的兒女回來後,就提出醫療過失賠償,想息事寧人的醫療院所,只好被迫私下和解,大多為喪葬補助。走過烽火動盪與台灣經濟起飛時代,見證了本土醫療的演變,菊子醫生娘在夫婿遭遇嚴重車禍往生後,生活驟失重心,幸而慢慢調適,逐漸走出傷痛。晚年,菊子醫生娘的生活由絢爛回歸平靜,並於罹患癌症後體悟人生,與兒子們共修,在追尋真理的路途中不孤獨,最後於一日洗澡時昏倒咳血、搶救不及,而結束其精采又波折的一生。兒女難忘母才藝菊子醫生娘育有一女二子,張明志排行老么。回想小時候,媽媽不僅要忙碌醫護工作,還要相夫教子,有時化身服裝設計師,替孩子裁縫衣襪;常常應小兒子要求,一人分飾多角,讀說《格林童話》故事,簡直萬能。特別的是,菊子醫生娘的廚藝也很優秀,曾獲屏東縣烹飪比賽第二名,無論是客家菜和台菜,或是日式的壽喜燒火鍋、蛋包飯,西式料理的法式炸丸子、歐姆蛋,通通難不倒她。美味又多樣化的菜色,讓張明志念念不忘。廚房是張明志與母親的共同小天地,菊子醫生娘是大廚,張明志就是廚房小工和二廚。或許是希望么兒跟她一樣會做菜、有「廚神」加持,菊子醫生娘生前財產分配給么兒的便是平日做家事會戴著的鑽戒,那也是她結婚二十五周年時,醫師夫婿所贈予的信物。如今,張明志醫師偶有病人來自屏東,當談起屏東家鄉事,回想起與母親的點點滴滴,還會忍不住淚水滿襟,期待「若有來生,能再相會」。「我何其幸運,有一位不平凡的母親菊子,她無怨無悔地撐起家族的重心,並開枝散葉。」他很欣慰能與兄長,藉由分享《金剛經》的領悟,陪母親走過後段人生。「客家庄的醫生娘,我們不許她被遺忘。」張明志喃喃說道。為母解說《金剛經》「張醫師常常叫我同學,因為我們曾經一起在台南一中求學。我知道他是新埤鄉人,家裡開建功醫院。這次讀完《菊子》,才發現他出生在醫師娘的故鄉內埔豐田村,離我出生地萬巒成德村只有五公里之遙。」北藝大名譽教授鍾明德,特為新書撰寫推薦序。鍾明德說,在台灣農業社會的無醫村中,他眼中的醫師娘,跡近於內埔媽祖廟供奉的主神。然而,張明志筆下的醫師娘,並非呼風喚雨、理事無礙的神仙,她一樣有搬家開業、婆媳紛爭、晚年守寡等問題。「《菊子》會讓人感動,因為這位醫師娘如實地活在南台灣的客家庄中,既不誇飾,也無自矜,風雨無阻地在新埤鄉的建功醫院,打造出一片自己的夢土。」他也讚嘆,張明志為了慰解母親獨自在鄉下老去的愁苦,與其物理教授長兄相約為母親講授佛法。母子們在兒時家園的一唱一答,構成了醫師娘晚年最令人心安的畫面。「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前一篇文章 恐慌發作時 該怎麼辦? 下一篇文章 【養眼專欄】 別讓寒流成為 眼睛的惡夢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美南平原市大遊行 新州佛光人同樂2025.09.0403斷句。段落。章節2025.09.0404公益音樂會 金蓮淨苑音緣傳情2025.09.0405紐西蘭國防部軍官 參訪北島佛光山2025.09.04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3 2025.09.0407陸93閱兵 中俄朝元首世紀同框2025.09.0408【撫今追昔】台北監獄圍牆與戰俘紀念碑2025.09.0409大豆油墨2025.09.0410環保印刷原則2025.09.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拜拜這樣準備,更健康安心!在家就可以做的伸展操自律神經失調 專業治療計畫有哪些?【仁醫之心】這場意外的味道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中醫專欄】讓卡住的肩關節再度順暢 作者其他文章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