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長照產業一直缺工嚴重。 圖/123RF
文/珮潔
缺工問題成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普遍面臨的困境,台灣也出現同樣的狀況。據去年9月的一項統計,光是單家人力銀行全站工作機會數,就已達101.7萬個以上,創下歷史新高……
事實上,從數年前中美貿易戰開始,不少台商回流,各行各業的人才需求逐漸增加;又因遇上疫情,不少國人提早離開職場,在在擴大缺工的嚴重性。
也有專家指出,缺工主因還包括戰後嬰兒潮世代開始退休,但新世代出生率年年創新低,因此預測未來人力缺口會愈來愈嚴重,缺工情況將成常態。
各行各業缺工缺人才
「不止餐飲業缺工,各行各業都遇到人力不足問題。」事實上,從台灣勞動力人口結構進行分析,企業並不只是找不到「人才」,而是年輕人真的變少了,所以連不少待遇、福利俱佳的大企業都找不到人,更遑論中小企業想要補足缺額?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統計指出,隨著少子化影響,44歲以下的人口正在逐年遞減,45歲到64歲以上的勞動力人口,占比增加到了37.91%,顯示台灣整體核心勞動力正在逐年老化。
勞動力老化形成缺口
國發會統計指出,台灣工作年齡人口從2016年就開始減少,那年最高峰時還有1737萬人,之後便陸續減少,加上現代人想追求「第三人生」,影響一部人的勞動參與率和就業意願,使得勞動力大量流失。
據統計,2010年時勞動力年齡還集中在25~34歲,2020年時已提升至35到44歲,但展望未來,核心勞動力年齡會持續往後遞延,一旦這些人屆齡退休,勞動力將出現龐大缺口,未來不僅缺工,更缺乏年輕人口投入。
虛位以待持續事求人
yes123求職網近日發布「解封轉職潮與復甦缺工潮調查」顯示,高達83.3%企業表示,目前屬於「缺工狀態」;這當中又有36.4%的公司指出,人力達到「異常吃緊」。
yes123求職網認為,雖然企業仍「保守謹慎」看待今年市況,招募動作採取「滾動式調整」,不過仍看好解封後的勞動市場,持續處於「事求人」狀態,缺工嚴重的行業,呈現「價量齊揚」榮景:起薪增加,職缺數也增加。
顧客回流員工補不齊
104人力銀行也表示,雖然全球景氣不確定因素升高,很多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卻並未衝擊國內就業市場。該平台去年9月,工作機會數便達101.7萬個,創下歷史新高。
缺工行業中,以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人才缺口最大,疫後解封大爆發的住宿、餐飲、旅遊、休閒、運動業等民生消費產業,也大幅徵才。
職場專家指出,目前的情況是:不少餐廳好不容易在疫情的兵荒馬亂中存活下來,但在國人能與病毒共存的情況下,用餐人流迅速歸隊,但餐廳員工卻不如過去好找。
祭出高薪福利吸人才
以餐飲百貨業集中的台北市東區為例,以前兩個星期就能找到人手,現在可能要一、兩個月,所以在銜接上常會出現空窗危機。業者還發現,疫情之後不少年輕人不想外出工作,或想自行創業,都使缺工問題短時間難以解決。
獵才顧問也指出,近3年「有經驗的各類工程師(約3~10年的資歷)」基本年薪漲幅約3成,甚至有人拿到千萬獎金。企業想要招募中高水準工程師,必須有「付出高額報酬」的心理準備,因為每個工程師手中的offer(職缺機會)都和參考書一樣厚。
換句話說,過去是「人求事」,現在則是「事求人」。想要吸引優秀工程師,不僅是薪資要好,福利、休假、調薪機制、辦公室環境,甚至連HR的印象分數,都要考量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