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醫意--一位遠方來的在地人

許麗君 |2006.01.27
633觀看次
字級

因為機緣巧合,我結束在南部醫院的服務工作,風塵僕僕地來到一個許多人心目中「台灣最後綠地」的宜蘭羅東鎮。剛到這裡,就被當地人們的純樸深深感動,也對這裡悠閒的生活環境感到喜愛。

第一天,到聖母醫院做新進人員體檢時,當我走進門診時愣了一下!映入眼簾的是一位滿頭白髮、鼻樑上架著副厚重眼鏡的八十多歲外籍老醫師。門診的看診椅子把他看似虛弱的身子,吃力地撐坐在桌子前面。在護士小姐反覆解釋了幾次,我是新進的醫師要做體檢;馬醫師終於了解我的來意。很快地完成檢查後,我就匆匆離開。

接下來的日子,自己忙著適應新工作與新環境,根本無心想其他的事。直到有一天,門診護士告訴我,有位馬醫師生病停診,他的病患要轉看我的門診。我對這位只有一面之緣的老醫師,突然感到好奇。門診護士於是開始陸續告訴我馬醫師的故事。

馬醫師是義大利人,且是天主教修士。年輕時(約五十幾年前)跟著十幾位義大利神職人員來到羅東醫療傳教。發現當時的宜蘭地區醫療實在過於貧瘠,所以教會就在這裡蓋起醫院服務鄉親。在當時,這些從西方來的醫師與神職人員,帶來的不只是新的宗教觀念,還有當時歐洲的進步醫療。

來羅東後,神父與修士們很用心學習台語,積極融入當時極保守的羅東生活圈(那時的宜蘭人大多說閩南話)。沒多久,神父與修士們就講一口流利的台語,活像是位羅東在地人。這位遠方來的在地人,憑著精湛醫術,很快地馬醫師的名聲就遠播其他地方。很多病患遠從北部、南部來羅東找他看診。

因為他的無私奉獻,馬醫師曾獲得中華民國頒發醫療奉獻獎。神父們幾乎很少回義大利,但只要有回去就會幫忙募款,再帶回羅東,添購當時不足的醫療設備。遇到貧困病患就不收費。聽著這些精采的故事,我心裡對馬醫師開始尊敬起來。

幾天後,我從醫院工作人員口中得知,馬醫師病情不穩定,已轉入加護病房。科內同仁一起去探望馬醫師。看著一位與我有著截然不同的膚色、碧眼,及完全不同血緣與文化背景的人,遠渡重洋來到我們的地方,用盡心力為台灣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服務、奉獻。

如今身上插著數條管子,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著實令人難過。馬醫師做了我這輩子做不到的事!為一個台灣人,身為一位醫師,我真的很感動,很敬佩這樣的偉大情操!現在只有誠心祈求上帝保佑這位傑出的醫師早日康復。
(本文作者為羅東聖母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