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十九日在巴黎「支援北京奧運—反對媒體不公」集會上,中國留學生李洹發表演講。他富有哲理和邏輯,如播音員般圓潤、流暢的法語,法國人也聽得震驚、入神。
李洹演講有六個主要觀點:
一、批判西方媒體、記者超出應有角色,變成自認擁有絕對真理的批判家,把西藏事件簡化成「弱小善良的受害者vs.巨大殘忍的暴徒」,被媒體餵飽的某些法國人,對中國偏見很深。
二、批評所謂人權,對某些人來說是煽動的盾牌。比如「無疆界記者」主席羅伯特.梅納爾,在關達那摩監獄發生酷刑、伊拉克人被美軍侮辱時,為什麼不見他批評?這是不是選擇性的失明?
三、「中國政府的努力遠不及盡善盡美,但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從小生活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自由度不斷開放的環境中,我們很驚訝,在一切都向好的方面發展時,外國才有人想把我們從所謂『世界最大的獨裁』中『拯救』出來,對我們來說是可笑的,我想問,你們以前在哪?」
四、中國的確還有很多事要做,但中國內對這些進步的實現,有前所未有的信心。中國有另一種文化、歷史及另一個體積,來中國吧!來看看真實的中國,一個西方媒體不會展現給你們看的中國;來西藏吧!用你們的眼睛見證所謂的「文化滅絕」是否真的存在?藏語是否正在消失?喇嘛是不是可以自由信仰?
五、奧運是屬於全世界人民的,不是一場政治遊戲,請停止對奧運的污染。當有些媒體提到,聖火傳遞失敗是給中國的一記耳光,這確實是,但耳光不是給中國的,是給中國人民的、給法國人民的,給世界所有熱愛奧運的人民的。
六、很多法國人對中國有一種恐懼,這是來自對中國的無知,把中國妖魔化只會讓中國人愈發遠離西方世界,只會加劇人民間的距離,請讓我們好好溝通,中國留學生非常誠懇希望中法人民間不要有敵對情緒。
我認為,李洹的演講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強調成長於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自由度不斷開放的環境,因此,外國想把他們從獨裁中「拯救」出來,對他們來說是可笑的,所以呼籲,讓中國留學生成為中法溝通的橋梁,更顯示他們的理性、自制與自信。
李洹的觀點當然還有討論的空間,但他承認中國還可更進步,這顯示,當有愈來愈多中國青年留洋,看到西方民主、自由制度後,勢必從量變轉為質變。
所以,可以樂觀預期崛起的中國未來走向,正如李洹所說:「我們對這些進步的實現,有前所未有的信心。」
杜念平(台北市/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