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冬5招幫你 預防情緒寒流

文/洛桑加參醫師(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 |2022.12.31
3392觀看次
字級
發愁時,走出去就對了,也同時避免久坐身體出毛病。圖/Pexels

文/洛桑加參醫師(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

冬季日照短,因為冷,人的活動量也相對減少,自然而然血清素、褪黑激素、多巴胺分泌沒那麼暢旺,讓人心情上受影響。雖不到病的程度,但很多人都曾經歷過某種程度的情緒低落。冬天吶,沒辦法請太陽公公出來久一點,但我們仍有很多方法能令自己活得爽朗一些。下面五招是我自己常用的,與你分享。

第1招 熱熱喝

溫熱開水喝起來,人體含有充足水分不但確保生理機能運作順暢,還可避免血液濃稠的問題。不能嫌冬天上廁所麻煩,或自以為沒出汗就減少喝水,循環弄壞了,身心都會不暢快。除了熱開水,我還會喝熱普洱茶。至於薑汁紅茶、薑黃拿鐵(印度喝法,薑黃粉加牛奶),和熱可可也都很好。哪種喝了舒服,你就喝哪種。

電影中常出現一個情節,當暖男想要安慰心情不好的女主角時,常會遞給她一杯熱熱的,熱開水、熱咖啡、熱可可,女主角將杯子捧在手掌心,情緒慢慢恢復平穩。我覺得這個橋段合情合理,因為我們人手上有許多穴位,特別是手掌心的「勞宮穴」,專司靜心寧神。處理情志問題和心病,勞宮是一個很有效的調節點。你可以靠自己按壓刺激它,或是手捧一杯熱飲,手心暖,心很容易跟著暖起來。

第2招 熱熱洗

幫自己安排一趟溫泉小旅行、在家泡香氛浴、切幾片薑丟到泡腳桶裡做足浴,又或是你舒舒服服淋浴洗個熱水澡也行。改善低溫體質,不只心情放鬆,連免疫力都一併顧到,還能預防多種因體溫偏低而好發的生理問題。

泡澡水溫以三十九到四十度為宜,並非愈熱愈好。尤其睡前的泡澡,太燙反而令交感神經興奮,容易推遲到你的睡眠時間。況且,過熱的洗澡水容易帶走皮膚上的保護性油脂,造成皮膚乾癢。合宜的水溫,是能讓你放鬆的水溫,大約泡十五分鐘就可以了。養生應避免「貪多」,別想說都花錢泡溫泉了,一定要給它泡夠本,泡太久泡到微脫水,反而令身體不適,一點都沒有賺到!

幫自己安排一趟溫泉小旅行,不只心情放鬆,連免疫力都一併顧到。圖/Pexels

第3招 免比較

在社群網站上,逢年過節,一定會出現一大堆歡樂貼文。有些看了確實會讓人備感壓力。

如果你發現手機愈滑心情愈差,不妨趁機做一次數位排毒!暫別社群媒體,去做些你真心樂意的事情。談到假日壓力症候群,跨年其實也還好,春節往往挑戰更大。小羊開新買的跑車載妻小回老家吃年夜飯,小羊的哥哥大羊孤家寡人兩手空空騎一台小綿羊回去。若比車輛市值弟弟小羊勝,但比自由無牽掛,哥哥大羊才是「像風一般的瀟灑男子」。當人的思惟模式更開闊更有彈性的時候,你會發現,很多的比較,那都是沒必要的。誰才是真正贏家,很難說得準啊!

預防人比人氣死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斷開「參考點」,不要比!要知道,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高高低低起起伏伏你我不一樣,這才是生命有趣的地方。許多的比較在本質上它根本就沒有意義。因為好玩或為了強化自身實力,你去比射飛鏢、射箭,比橋牌或棋藝,那都沒問題,會愈比愈傷心的,我們暫時跳過它就可以。

第4招 看大一點

如果把「我」揣得緊緊的,凡事都以我為出發點、第一個想到的都是自己的福利,那就會有很多機會可以傷心、氣憤、不滿。絕佳的解決辦法不是去把擋你路、礙到你的打一頓或趕走,而是去把「私我」升級為「大我」。

為一己之私,很多事都得斤斤計較,自然心裡頭會有很多不爽,改為多數人福祉考慮,看看怎樣對大家都有益、怎樣最多人受惠。進化成這樣的思考模式,你的視界維度會提升,並經常能領受到智慧的靈光,而讓事情圓滿的方法,會多到出乎你原本預期。如此一來,沒有人會傷心難過。這個「人」,同時也包含你自己。

第5招 走起來

有一個成語叫「坐困愁城」,形容一種無力擺脫的處境。但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一個城能夠真的把誰圍困在裡頭發愁。如果你覺得有,你就別老坐著,趕緊起身動一動,那許多的「愁」自動會退散。經過長時間演化,人腦自帶未雨綢繆模式,會讓我們焦慮、憂愁,原始目的是在驅使人類「去做些什麼」,藉此增加自己的生存機率。這個機制讓我們的遠祖存活下來、基因得以延續。換成是今天,解憂愁最快的方法,你不用去種田、不用去打獵、不用去採集,不用那麼麻煩,你只要「走出去」就行了。邁開腳,大腦立即判定「啊,你已經在做些什麼了」,接著就會解除焦慮警報。就這麼簡單。

坐著如果只是發發愁發發呆那還不打緊,只怕是坐得過久了,還不小心讓細胞衰老得太快。瑞典科學家曾招募一批六十八歲以上體重超標的志願者,想釐清久坐與老化之間是否具有關聯性。研究結果顯示,減少久坐時間保障了端粒長度。端粒是一種蓋在DNA鏈條末端的小帽子,與壽命長短有關。當人們選擇較為健康的生活型態時,端粒縮短的速度是非常緩慢的。換句話說,想活得健康又長壽,請避免久坐(超過八小時以上),以及適度走動活動。記住這一點,這副身體能讓你多用好幾年。秋冬向來是季節性情緒低落的好發時節,上面五招學起來,遠離退化性疾病、告別鬱悶,自己來。

(摘自《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心均安的內在醫學》,時報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