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孟加拉邊境的圍欄,讓野生亞洲象和其他野生動物無法通行。圖/法新社、網路
美洲虎重返美國西南部之路,受邊界圍牆阻擋。圖/法新社、網路
編譯/潘楠慕
國族主義浪潮高漲之際,堅固的圍牆和圍欄正在世界各地的邊境出現。這些用來攔阻移民的障礙物,也對野生動物構成威脅,妨礙牠們的遷徙及生存。
印度與孟加拉的邊界長達四千公里,其中四分之三處設置圍欄,野生亞洲象因而無法跨境移動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約旦河西岸設置的隔離牆,已阻止了羚羊、狐狸、狼和其他動物的季節性遷徙。
波蘭政府在與白俄羅斯接壤的邊界修建隔離牆,防止難民入境,也導致森林地區的山貓活動受限,包括捕獵、進食和繁殖。
為了遏阻跨境移民、恐怖分子、毒品走私,世界各地的國界不斷出現圍牆和防禦工事;近年來國族主義浪潮,更讓許多國家在邊界豎起圍牆,加固以前脆弱的邊界圍欄並將其軍事化,嚴重破壞動物的遷徙路線。
加拿大魁北克大學的瓦萊特(Elisabeth Vallet)統計,全球現在有七十四座邊界牆,是冷戰結束時數量的六倍,合計延伸超過三萬兩千公里。這些圍牆常設有電流、剃刀鐵絲網,阻斷動物獲取水源和食物的路線。
專家指出,從非洲的沼澤到東南亞的山區,從美墨邊境到中亞的大草原,這些障礙阻礙了大型動物的季節性遷徙,減少了遺傳和物種多樣性,並威脅著數百萬需要遷移其領地以因應氣候變化的物種。
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的提特利(Mark Titley)指出,氣候變遷導致全球哺乳動物約四成棲息地消失,如果牠們無法跨越邊界另覓生存地點,將有滅絕危機。
提特利表示,目前有三個瀕危物種數量最多的關鍵邊界,包括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美國與墨西哥以及印度與緬甸之間的邊界,當局應盡速協商解決之道,例如適度開放邊境、設置可允許動物通過的圍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