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屆兒童文學獎「金獎」邱艾蕓(右)與「銀獎」黃千祐(左)兩位得主合影。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第二十五屆「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日前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本屆徵稿主題為「分享」,童「顏」童語的故事,令人會心一笑。
榮獲金獎的邱艾蕓,就讀台中教育大學實驗國小三年級,自小喜歡塗鴉,熱愛創作、性格活潑的她,在學校亦熱心助人,會主動照顧班上發展遲緩的特殊兒,發揮正義感提醒同學:「大家要小心,不要撞到他了。」
因好奇繪本比賽主辦單位,雙親與他分享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服務的唇腭裂病症,艾蕓天真的讚嘆道:「原來有人和我長得不一樣」!
金獎故事內容,來自艾蕓對大自然的關懷。家中父母領養貓咪,身體力行「勿棄養寵物」的身教,自小培養艾蕓體貼周遭的同理心。
她聽見雜誌CD介紹一棵大樹可以住進兩千多種生物,便思考「如果人類為了蓋房子,而把樹砍掉,那麼樹上的動物都無家可歸了。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和動物分享這個環境呢?」
於是,有了《你一半,我一半》創作的誕生,充分展現孩子哲學思考的創意能力,以及對世界的同理心。
新北市淡水國小二年級黃千祐,是本屆最年幼獲獎者。得獎作品《矮矮森林的米亞》是他的親身經歷,某次因身體不適主動向朋友求助,卻遭果斷拒絕,千祐為此難過許久。
經母親開導,他瞭解到「事事無法強求,唯有反求諸己,大方分享自己的資源、主動幫助有需要的人,才能創造更友善的社會。 」
銀獎故事畫風童趣、用色繽紛,角色取自動物世界,內容可愛且劇情有轉折、鋪陳,廣受評審好評。
繪本主角長頸鹿「米亞」,來自千祐對生活周遭的觀察與體悟,他發現「懂得分享」並非容易之事,尤其經歷「朋友拒絕幫忙」之後,更懂得珍惜身邊的人,善待自己家人,也學會尊重每個人有不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