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頁微光】傾聽這座城市,也聽自己的聲音 文/金多誠 |2022.12.04 語音朗讀 38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123RF《耳朵的棲息與散步:記憶台北聲音風景》 圖/大塊文化提供圖/123RF 文/金多誠書中每一篇文章,承載著寫作者或受訪者的個人生命記憶、台北城市的律動與時代的變遷,26位不同世代、不同領域、不同生命歷程的作者,他們獨特的角度與詮釋方式,巧妙地引著我們放下視覺觀察的慣性,張開耳朵啟動聽覺,重新與自以為熟悉的城市有了親密對話。我發現懂得聆聽的人,多半都謙遜溫柔、樂於分享。他們的耳朵宛如敏感觸角,引領自身穿梭在這城市,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李明璁近兩年選擇在台北城市南區近山的公寓頂樓加蓋靜居,沒有建築、沒有樹木遮蔽,入住是夏初,風聲、雨聲隔窗毫無間隙的入耳,除了外送員喊話,幾乎沒有其他人聲。深夜靜極,紙筆落地都是巨響,偶有蟲行過,彷彿都能數出蟲腳爬行的節奏。每天大約在凌晨三點半有鳥鳴聲滑破深黑夜幕,聲音厚實霸氣,沒有應和者,幾聲之後,又再把寂靜還給深夜……。這樣,過了好幾個月,漸漸有了腳步聲、交談聲、汽機車聲、孩子笑語聲,連開關門的聲音都清脆起來,夜裡家家戶戶傳來的歡笑聲音頻愈來愈高。是防疫逐步解封,日常的氣息回來了!至此才醒覺到,聲音就是日常聲息,然而,久居在台北城市的我,聽聲音大多只配合需求作功能性選擇,甚至戴上耳機隔絕城市交響樂。從此,練習放緩腳步與心緒,張開耳朵、打開心,把聆聽聲音納入日常。此時,有緣購得並細讀了《耳朵的棲息與散步:記憶台北聲音風景》, 對於這本書的統籌策畫人李明璁在〈編者言──耳朵與城市的戀人絮語〉中一段話,也就有了較深刻的體會:「當耳朵棲息且散步,我們便與這城市共通聲息,綿密對話,寫實又詩意的記憶,遂悄悄收納珍藏。」進入記憶的幽境 《耳朵的棲息與散步》透過包括韓良露、吳柏蒼、顏訥、陳又津、楊富閔等19位作家的散文;范欽慧與阮安祖的2篇特別專訪;詹偉雄、葉宛青、黃威融、吳采頤、李明璁等5人選擇的25首「台北感」歌曲,譜成屬於台北這座城市獨有的樂章。書中每一篇文章,承載著寫作者或受訪者的個人生命記憶、台北城市的律動與時代的變遷,26位不同世代、不同領域、不同生命歷程的作者,他們獨特的角度與詮釋方式,巧妙地引著我們放下視覺觀察的慣性,張開耳朵啟動聽覺,重新與自以為熟悉的城市有了親密對話。閱讀這本書體驗了前所未有的奇妙與驚喜。展開書頁會不自覺就開始「聆聽」每一個篇章。雖然眼隨文走,心卻同時也滿載著聲音。過程中聲音伴隨著文字、故事伴隨著記憶,是寂靜也是喧嘩。閱讀這本書也像旅程,主題是以聆聽來探索這座城市的幽境與脈動,發現自己竟然是熟悉的甚少,很少留意、細究或未知的卻如此之多。一向以來,我們都太習慣用視覺,理解或記憶我們生活城市的面貌,一旦想用聽覺重新認識這座城市,總是很容易就又回到用視覺的慣性。對此,范欽慧在書中強調聆聽其實是需要訓練的,她提出了一個練習的方法:「在馬路上,請你把眼睛閉上,數數看自己聽見幾部車子從你身邊經過?哪些聲音是即將消失的聲音?你有沒有辦法聽到聲音的內容?」我想這種以生活日常為場域的練習,真的是打開耳朵聆聽最好的開始。善於聆聽的異地人當耳朵漸漸打開聆聽世界之後,新鮮的、驚喜的發現會愈來愈多,奇妙的是,心卻愈來愈能靜下來。我想我們可以從書中提到的各種聲音,無論是極為日常的早市叫賣、垃圾回收、夜市喧囂、捷運站音景、深夜鳥鳴;眾聲喧嘩的電音趴、馬戲團、「地下社會」;四方匯聚的多語城市實境;充滿「台北感」的歌曲……,把自己變成一個異地人,以聽覺發現這座城市的未知、書寫專屬於自己的故事與記憶。 前一篇文章 【書市隨筆】寓言也可能是一種預言 下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你一直在等待的時刻就是此刻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3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MLB太空人、水手、遊騎兵 搶進季後賽 2025.09.1208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9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10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 《正念自律》 助你找回平靜 活出人生意義【圖文書】 《被雲踩到了!?》 自在徜徉想像力的笑聲中【精選書摘】《人生得遇蘇東坡》 放過自己 才是人生最大智慧【深頁凝視】《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 沖印年代的光與影【書市隨筆】《江河旋律》 王鼎鈞 百歲華語散文大師【瀾光筆記】《虎靈寓言》 傷痕氏族的誕生 作者其他文章【書頁微光】《有一個石頭不想睡》經歷人生的第一次【書頁微光】《老得好優雅》歲月是禮物,而非負擔【書頁微光《給明日的你》】以生命影響生命 點亮祝福明燈【書頁微光】《蘭嶼郵差:簽收我的愛》達悟族女婿在蘭嶼送出愛也簽收愛【書頁微光】《大叔 Ojisan on the Road》 沿海岸線繞行臺灣 重新認識我們的故鄉【書頁微光】《小鳥小哲學》 傾聽天空精靈的生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