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12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人間佛教散文-貳獎】 貴陽街第一夫人(上)

得獎者/黃茵 |2022.11.21
846觀看次
字級

得獎者/黃茵

姨媽住萬華喔?對呀!龍山寺附近。那裡不就防疫破口?不要亂講話。

在電影的場景裡,街廓四圍,斑駁的紅地磚,大理石長凳上,吊嘎加短褲外披花襯衫,斜倚、側躺,邊抖腿邊聊天邊打盹的全是老直男。剝皮寮、龍山寺迆邐向青山宮,騎樓下、巷仔內,情欲逐次流淌,身上與淘寶同款式鵝黃、絳紅、薰衣草色短紗裙,臉面脂粉妖豔,多為五十幾、六十歲的「伊拉客」阿桑。整座老城區宛如摩根斯‧哈格多恩《諸神黃昏》的阿斯加特,更像幫派火拚的《角頭》競技場。

女兒是千禧年後的逮丸新世代,不懂萬華經歷蟒甲、蟒葛、艋舺一路走來,曾經如《絕美之城》裡奢糜的夜羅馬般充滿狂野生命力,自繁榮鼎盛漫舞至都會邊陲的滄桑。

彼時,周邊商家貨與幣的流動,呈現的是京劇西皮快板的節奏,緊錘與三鑼,過門與起唱,急急如星火。隨波濤局勢變遷,奮勇求生,堅毅地「五根手指合起來」固守家園,是正港台灣味的所在。

我三姊於這個酒棋戲鼓、三教九流齊聚的江湖和歷史摺痕遍布的古城,白先勇《孽子》裡形容的「熱臭汙穢的死巷」中,一住就數十年。台北逐年掘起於國際舞台,成為新穎、迅捷、冶麗等雍容樣態,此處卻像電腦記憶體不足,突然卡頓,慢速淡出,流影,模糊於時代的洪流裡。

我姊夫家就在華西街走到底,昔日通往淡水河埠口,原為「入船町」的台灣遞信協會,歐風白樓,如今衰朽閒置的「朝北醫院」旁的貴陽街。

當年號稱,「台北第一街」。

頭次拜訪時,三姊帶我開眼界,東邊的盡頭,祖師廟,西邊水泥牆高築,入夜時,華燈齊放,酒樓曲房內杯光、鶯影如織,與我們宜蘭三星那個靜謐樸拙的農村景致,千差萬別。

繁複店招層疊的黯影下,三姊黧黑的身形,恆常呈現一種備戰的姿態。我當時不懂,猜想她解開了家(枷)鎖,便海闊天空,當下以為是自滿。

那年,三姊為逃離養母苦荼,匆忙走進婚姻,一頭栽進這個沒有龍只有蛇的生猛老街,從此有衣有食,定當歡喜。

老式透天厝,原是三棟相連,富足安逸的祖產。親家公嗜賭,浮浪貢,接連賠掉兩棟,僅餘最小間,上下五十坪,塞了十口人,每日開銷全指望一雙手。

為撐起日益衰頹走貧的家,我姊在一樓開了間店名叫「山珍」的麵攤。因她排行老三,名字裡有個珍字,將就湊合著。那時鐵門還不流行,店門口崁四塊木板,近午開門營業一一卸下,放騎樓用鍊子栓住。店招牌是姊夫從腳踏車行帶回來的歹銅舊鐵,掉漆紅字金黃鏽底,貼上年代久遠李小龍《精武門》的電影彩照,遠遠看以為是在賣鐵牛運功散。

麵攤陳設簡陋,油麵、冬粉、板條、新竹貢丸與預先切好的蔥花、薑絲,塑膠袋一袋一袋在攤旁角落裡相擁喘息。經年不壞,絕無過期憂慮的醬油、胡椒鹽與辣椒醬排排列隊於折疊四方桌,後邊依牆堆放從工廠批來的尪仔標、紅滋滋的芒果乾、嗶嗶糖、果汁條,戳戳樂、娃娃貼紙、飛壘口香糖和溜溜球。牆的上方貼了整排新舊雜陳的電影海報,《客途秋恨》、《異域》、《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雖多為素描、拼貼等單色插畫或版畫,依然開啟一扇異世界窺探之窗,為單調飲食添加無限想像。

我每天下班,三重客運搭至萬華,上補習班前,先繞過去,討吃。我姊總是一件深咖啡棉布衫,一條豆沙色彈性良好的尼龍長褲,圍裙上的寬度伸縮,視懷孕與否起伏。生意忙不過來時,我會幫忙送幾趟湯麵或炒米粉到康定路老松國小附近的雅香、愛雪、園園樂等茶室,順便收會錢。我姊私攢的零碎錢偷偷起兩個五百元會,每會三十人,會腳遍及曲折青草巷、和平西路的柳鄉社區、幽暗潮溼又喧囂的東三水街菜市。

提著料湯分離的熱食,與對面金黃繡彩盈目佛具店門口的趙伯伯打過招呼,我戰戰兢兢半走跑沿石棉浪、塑合板,閃避永無止盡的車流人潮,去到昏黃燈光閃爍,樂音靡靡十分銷魂的日式宿舍,一排圍牆暗巷,小窗外。

阿美姊!醬菜肉絲麵給妳送來嘍!裡頭談笑聲未止,窗扇拉開窄縫,遞出兩枚一大一小銅板。還有這個月的會仔錢。標多少?八十五。明天再來收。不行啦!那我今晚會沒飯吃,拜託!夭壽查某囡仔,遮爾敖力白賊。

假使每個隨口的咒懺都成真,我大約只能活到二十八。

花布帘子唰一聲,像揭開謎底,阿美姊傅粉白泡仔細勾描彷彿日本藝伎的妝容,黛眉彎彎,煙薰迷濛雙眼,豔紅唇。是我青春年歲見過最美,沒有之一。佯裝怒怒的瞳仁,斜睨,嘴邊帶著薄薄的笑,先彈菸,狠吸,緩吐,一團白霧擋住我欲睃進小窗窺探的眼。說不盡的風流嫵媚。女兒念小學四年級,老師問未來志向,她萌言憨語,表示將來要當電梯小姊。我完全能明白小妮子如詩的情懷。

收齊會錢,揣著一疊鈔票穿梭在高密度、高分貝、愈夜愈美麗的寶島里,耳畔彷彿蔡琴低沉渾厚的歌聲自街旁角落流瀉:

你從那些艱苦的日子走來

是怎樣莫可奈何的忍耐……

與此同時腦海竄出超強方塊字「匪」,除了我爸動不動暴粗口的共匪仔,現今又多了一個土匪仔,也許還有剪綹仔,準備尋隙作歹。我兩手緊插口袋,握拳,回到店裡不動聲色將鈔票呈給我姊時,掌心都捏出汗水。

忙亂將近一小時,總算很好意思地將自己蜷縮在邊角,捧著我姊特地為我加足分量的十錦麵,勻勻仔喝,咀嚼務求細無聲,避免吵擾到後堂起居室裡蹺著腳ㄚ啃瓜子看連續劇的親家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