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存善念 自然有福報

文/彭孟嫻 Jessica Peng  |2022.10.29
76603觀看次
字級
同事之間並非競合關係,共好更能把事做好。圖/123RF

文/彭孟嫻 Jessica Peng

工作中的知識包羅萬象,不同的職場有不同的知識,但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一種特質和智慧,那就是「存有善念,就會有福報」。

職場的風風雨雨,絕大多數起因於部分人的過度競爭,因而產生比較與嫉妒。當我們遇到同一行業中缺乏善念的人,一定不能隨之起舞。因為對方基於缺乏安全感,便想著要透過打擊你,來抒發內在的不穩定感,唯有智者能勘破迷陣,不落入旋渦沉倫。

不忌不恨問心無愧

站在佛教觀點,工作缺乏善念,其實是一種「業障」。

許多職場的紛爭與衝突,起源於業障,當中人事的爭奪,讓「善」念煙消雲散。除此之外,部分不肖業者,在經營事業過程中以不當行為,或是在產品中摻入有害原料,貪圖短利,拋棄善根,就算暫時有眼前利益,也會在之後出現「現世報」的罪業。

去除心中的怨念和陰暗面,以正能量向前邁進。圖/123RF

發揮善根厚植福報

「善」並不是呆的想法,「善」也不是任由他人欺負。「善」是無有害人之心,明白工作要靠自己努力投入,問心無愧做到好。

不可諱言,人需要藉由工作賺取收入,並且得到自我實現,但過程中還是要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事情,什麼是該避免的事情。當一個人具有善念的心態,就會在工作前進的過程,順道把「善」的真諦提升。

換言之,人可以藉由工作,把善念帶給別人,讓別人的生活愈來愈好。這樣的善念運行,可以藉由文字語音,也可以藉由行動付出,任何善念的形式,都是福報的根基。

因此,我們在職場中,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心」,才能讓「善」在「心」中有駐足的地方,也才能讓工作「福報」隨之到來。

心存善念,相互尊重,不同觀點也能好好合作。圖/123RF


以我個人的經驗,要讓自己的福報持續,那就要每日盡量做到下列3點。

1. 刪除「內心的貪念」

一個人在工作中心生貪念,就很難專注在自己職涯進階的正軌上。因為有太多貪念的人,會想出許多偏離正軌的「捷徑」,也就無法專注在個人正業。

「貪」這個字,在職場中,有時候是貪財或貪名,有時候是貪權或貪勢。因此在工作中,要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善念而有過度的貪念,才不會在賺錢的過程中傷害到別人,也不會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貪戀虛名。

錢財本身沒有錯誤,只要是藉由正當方式得到的錢財,就算多,也是正財。真正影響一個人內心貪念的,其實是比較與嫉妒。相信職場人,過往難免遇到過因為嫉妒你而打壓你的人,這些人,就是因為沒有控管內在的貪念,才會習焉不察的傷害別人。

然而,「貪念」其實是內心的毒藥,只會讓內在的寬容變得愈來愈狹隘。值得深思的是,會有貪念心態的人,不是以學經歷高低區分,而是以個人「心中欲望」的多與寡來區分。

當一個人的內在欲望太多,所說出的話,寫出的字,所行的事,都會充滿憤世嫉俗,福報自然就會減少。

圖/123RF

2. 刪除「內心的怨念」

有些人在工作的過程,會把眼光放在別人的成功上,並對照自己的際遇不順。殊不知別人的成功,並不是代表我們的失敗。相同的,我們的成功,也不是代表別人生活得不好。

可惜的是,心有怨念的人,常會把別人的風光所得,轉化成自己心中的怨念。更恐怖的是,有的人會把超越別人,當成是人生座右銘。殊不知,世界上優秀的人太多了,人可以超越自己,卻無法持續超越別人。

也就是說,在職場,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的人事物,但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心」。如果我們讓個人內心產生怨念,就會在生活中減少愉悅感。

講個大實話,人類努力工作,重點就是為了賺錢與生存,如果在工作的每一天,為了賺錢,不斷地增加怨念,那麼工作的愉悅感就會減低。相對的,如果我們每天懂得刪除內心怨念,就能夠在工作中,享有較平和的舒適心態。就算工作再多,仍然可以感到內心輕盈。

因此在面對工作時,建議要不斷提升自己,不要把目光焦點放在別人身上,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藉由感受自己每日的進階,不在內心產生憤恨別人的怨念。「福報」需要有「福田」,別忘了隨時剷除心中福田的怨念雜草。

圖/123RF

3. 刪除「內心的苦毒」

很多善良的人在被欺負時,心中有很多委屈,但如果這些委屈一直累積在內心,就會成為去除不了的苦毒。

內心的苦毒,就如同肩上背負著不需要的「沙包」。所有受到的委屈,如果沒有每日刪(消)除,就會讓每一天的工作愈來愈不快樂。若想生活有福報,就要先從每日內心沒有苦毒開始。

職涯的發展,本來就會有起落,每一步自我實現,常背負著汗水與淚水,這些世間「無常苦」,如果能夠好好運用當中的好壞,把好的部分發揚光大,在壞的部分找到「突破口」,就能在前方阻礙的當下,立即運用「善念」調整內心,讓福報隨之而來。

總而言之,「善有善報」誠非虛言,一個善與惡的心態,會直接影響個人福分多寡。在工作中發揮善根,一定會在「未來」得到福報。即便有時候在工作中遇到波折,看似毫無前景,但去除了事件的表象,能夠持續有善念,就會在之後有更好的機會出現。

所以職場就算有波折,也要存著善念前行,這就如同栽種花卉,雖然花朵受到風吹雨打而凋落,會讓栽種者產生怨念。但若是栽種者調整內在心態,刪除內心怨念,就會意識到,當風雨襲擊花卉,花卉看似受損,其實土壤下的根莖仍然完好,只要好好照料,就可以在下一季,由根拓展長出更多繁花美卉。

在工作中也一樣,當你遇到被攻擊,只要你能夠用「善根」來保持你內在工作的「根基」,那麼這些善念,就會在下一季,讓你得到更好的結果,印證出「善念得福報」的道理。


作者簡介

彭孟嫻Jessica Peng ,目前在加拿大從事法律調停工作,同時也是加拿大調停仲裁協會會員,以及安大略省調停仲裁協會會員。畢業於加拿大約克大學法律調停、加拿大森尼卡法律顧問,加拿大皇后大學經濟系。著作:《職場霸凌》、《戀愛脫單魅力學》

網站:www.jessicapeng.org

著作:《克服倦怠》、《職場霸凌》、《戀愛脫單魅力學》

網站:www.jessicapeng.org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