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院區開放 開箱科學人文寶藏

 |2022.10.29
864觀看次
字級
中研院今開放參觀,各單位準備近200場活動,讓民眾親近科學。圖為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等比例龍王鯛模型。圖/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中央研究院「院區開放」(Open House)參觀活動今天登場,被譽為「台灣最盛大科學嘉年華」,連同昨、今兩天的線上活動,兩天內有近200場活動,開箱院內豐富的科研及人文寶藏。

中研院1998年起每年舉辦院區開放活動,25年來成為科普迷和親子期盼的年度盛會,去年受疫情影響,採線上舉行,今年實體活動回歸,院區開放活動從今天上午9時到下午4時,上午8時就可進入院區,「就像走進公園那麼自然」,歡迎民眾免費參觀。

中研院各研究所、研究中心的人員,以專業又趣味的方式,與大眾分享人文、科學與社會領域新知識。

其中,標本館藏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推出「驚豔台灣生物多樣性」、「揭密深海巨怪」等特展。前者展覽現場,讓民眾從構樹認識南島語族「出台灣說」的假設,並展示珍稀的大型沙魚標本、巨大的硨磲貝實體標本等;後者展覽中,揭密俗稱「地震魚」的深海魚類皇帶魚,會出現在淺海的真實原因。

其他活動包括,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海洋溫泉中的子民」,把海水帶到展覽現場,介紹海洋生物獨特的生存方式;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推出「用看的,就知道飲料有多甜」,教民眾自製儀器測量飲料的蔗糖濃度;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以管窺天」,讓大小朋友觀測太陽表面的奇觀。

中研院位於台北市南港區,部分活動有人數上限且預約已截止,詳情可上中研院官網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