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生活 巴黎食尚新風潮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2025.08.30
124觀看次
字級
巴黎首間 台灣素食餐廳 巴黎第1間台灣素食餐廳,由台灣人開設,料理細膩,深受饕客歡迎。圖/中央社
巴黎奧運 提供選手蔬食餐飲 2024年巴黎奧運,選手村餐廳33%是蔬食餐飲,提供民眾的零食中,有60%是植物性食品。圖/取自Paris 2024臉書
2024年巴黎奧運,選手村餐廳33%是蔬食餐飲,提供民眾的零食中,有60%是植物性食品。圖/取自Paris 2024臉書
巴黎人吃素 展現生活態度 對巴黎人來說,吃素不再只是放棄肉,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少吃肉、多吃菜」已悄悄融入法國巴黎民眾的飲食日常,甚至是國際賽事。近7年,素食的選擇變得多元,從米其林餐廳到超市沙拉吧、校園食堂到火車便當、文青咖啡店到居家BBQ,無所不在。吃素不再只是「放棄肉」,而是展現一種生活態度,一份關乎健康與環境,也牽動潮流與政治的態度。「吃素」已成為全民運動。

2019年,在巴黎與人互動,可能會聽到「明天周一,要不要『綠色星期一』一下,為地球盡份心力?」去年,巴黎奧運的選手村餐廳33%食物採用植物性食品,提供給一般民眾的零食中,有60%是植物性食品,提供給工作人員的食品,則有50%是植物性食品。

台僑開設 巴黎台灣素餐廳

巴黎人「吃素」逐漸成為全民運動。《費加洛報》(Le Figaro)統計,從2020年起,有57%法國人,為了健康、環境、動物倫理等理由,主動減少吃肉。

2025年夏季,法國第一間素食米其林3星餐廳在巴黎誕生。法國媒體爭相報導,它並非全新開幕,而是由一間曾以肉食料理聞名、自1996年持續保持3星的餐廳轉型。主廚阿蘭帕薩德(Alain Passard)在官網以詩意的文字說:「一直以來,花園引領著我的雙手、滋養我的靈感。2025年7月21日起,我將以蔬食來歡慶料理。蔬菜、水果、香草、花卉及來自自家蜂巢的蜂蜜,將成為我們樂譜中的新音符。」帕薩德的頂級素食午餐一份售價280歐元(約新台幣9970元)。

此外,旅法台僑秦怡婷從原本醫護工作轉換跑道,開設巴黎第一家台灣素食餐廳「Chez Eating」,為饕客帶來台式風味的素食饗宴,受到法國人喜愛。

疫情前,吃素在巴黎曾是一種激進選擇,代表環保意識覺醒。尤其在瑞典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發起全球氣候罷課運動後,巴黎開始掀起「高中生吃素」風潮。

《世界報》(Le Monde)校園特刊指出,吃素已成為年輕世代身分認同的重要符號,尤其家庭社會地位較高者最顯著。2018年,法國農業與海洋產品機構(FranceAgriMer)以4個歐洲代表國家為調查樣本,發現約12%的18至23歲年輕人為素食者,而55歲以上素食者僅2%。

在法國,年輕素食者認為,吃素能減少森林砍伐、降低溫室效應及用水量。他們成功說服父母、祖父母一起吃素,並影響弟妹仿效。在2018年,素食人口已上升至全國人口的5.2%,對比1998年僅2%。

20%法國人 愛喝燕麥奶

疫情後,素食變得普及且易取得。連鎖超市Franprix設置沙拉吧,吸引習慣輕食的上班族;法國國鐵推出以蔬食為主食的火車便當;咖啡店裡的植物奶,則成為最時髦的素食。

2023年起,雖有植物性替代肉品陸續上架,但因口味不佳,銷量下滑11%。相較之下,不需模仿肉味的開胃蔬菜與小餅乾,反而更受歡迎,吸引業者投資研發純植物產品。

其中,各種「植物奶」是最熱銷的素食商品。《巴黎人報》(Le Parisien)統計,去年已有20%法國人選用燕麥奶替代牛奶,因其口感濃郁,適合搭配拿鐵,且製程比牛奶減少一半以上碳排量。

如今的巴黎,隨著素食愈來愈精緻且多樣,「吃素」,已成為全民運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