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興衰史(下)

李蕭錕 |2006.01.25
874觀看次
字級

清兵入關,以盛產年畫的四川綿竹成都,江蘇蘇州、南京,河南開封、朱仙鎮,山西臨汾、新絳,河北天津楊柳青等地的年畫鋪由興而衰。

乾隆年畫,史上高潮

清康熙之後,年畫的命運再現新機。乾隆時代,因皇帝喜愛書畫,年畫達最高峰。從清初的歷史故事,及農民生活景象如《耕織圖》、《莊稼忙》等,到乾隆時代蘇州桃花塢印製的《雷峰夕照圖》、《金陵勝景圖》等描繪當地風景名勝為題材,加上《西廂記》及《琵琶記》等以戲曲、小說為內容的表現,更形突出年畫的可觀性與豐富性。

西洋畫風東漸

當時「西洋畫法」的透視技巧,明暗層次的技術東傳,更改變了傳統以線刻為主的線畫風格,又海上貿易的日益發達,連帶地影響了年畫的外銷與製作方法的西洋化風格。沿海的蘇州、天津、泉州、廣州及揚州,和內地各處版畫製作直銷東南亞及日韓等地,甚至歐洲各國也有訂單,年畫銷售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福建移民臺灣的人口增多,年畫輸入台灣更為頻繁。今日所見台灣早期年畫,均以清乾隆時代的福建泉州版畫風格最多,以台南米街最為著名,並請版畫師傅就地翻刻摹印,常見的題材如《狀元遊街》、《獅子啣劍》、《百子圖》、《三星圖》等。乾隆晚期,年畫更達史上最高潮,內容計有歷史故事、傳奇小說、神話戲曲等題材,廣受人民喜愛。像《水滸傳》、《紅樓夢》、《西廂記》、《金玉緣》等戲曲小說題材幾乎全部搬上,畫面中三教九流無所不包,可謂盛況空前。

逐漸消失了人情味

太平天國起義增加了反列強帝國主義的情緒,年畫題材劇變。像《太平軍北伐圖》、《火燒海望樓》等反映現實的內容成為新年畫的表率。年畫成為廣大民眾的歷史教科書,歷史意義最大。

光緒甲午之後,民間年畫呼應維新變法,也出現了一種改良式年畫,內容多為辦學堂、滿漢平等、女權平等等內容,如《愛國大撲滿》、《女子求學圖》等。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民間年畫又以《攻打南京》、《革命大戰武昌城》等革命題材示眾。民國以後,年畫逐漸式微,機器取代人工,舊有的手工年畫繪製的美意褪去,昔日版畫師傅的手藝日漸凋零,傳統木版畫年畫製作退出了民間美術舞臺,科技戰勝一切,人情的美味消失在快速印刷無聲無影的驀然中。(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