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箏
里港藍家古厝呈坐西朝東,院邸相當寬敞,院外椰林挺立,院內林蔭叢密,椰風蕉影婆娑,自然紓解屏東的燥熱煩悶。
院牆採用內凹環抱設計,中央亭廊突出於兩側迴廊,形成第一道接待空間,主入口為仿傳統三關六開門樣式。正廳上方中央山牆,以勳章捲草泥塑裝飾主題,廊柱採愛奧尼克(漩渦式)柱頭,左右圓拱式迴廊平添生活雅趣,磚牆柱式以紅白相間飾帶,營造似總督府的式樣風格。
藍家古厝的建材,大部分來自大陸福建漳州,廊柱的紅磚鑲嵌成橫飾帶,至今未維修仍保留原貌,頂上四角方形口乃為通風之用,大扇檜木門扉,讓古厝益顯古色古香。
通過西洋式建築的前廳後,立即進入雍正時期建造、長達兩百九十多年的傳統閩式建築。古厝為傳統「九包五二進式」四合院,分左中右三落,占地約兩千坪,廂房之間均有門廊相通。西洋式建築連接正廳,形成祭祀內埕,中間的廳堂平常不對外開放,但每年的春節過年,是整個家族團圓祭祖所在。
藍家後代子孫族系綿延且散居海內外各地,如今僅能利用農曆春節返鄉祭祖。每到大年初二,里港藍家古厝就會擠滿親戚族人,團圓祭祖,由子孫輪流當主祭,祭祀後席開三、四十桌,再由子孫拍照存證,逐一登載族親系譜,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