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白衣送酒與化為烏有的成語典故(下)

文/嚴崑晉  |2022.10.19
1691觀看次
字級
圖/泱汀

文/嚴崑晉

「白衣送酒舞淵明,急掃風軒洗破觥」,昨天已將首聯所刻畫出來的生動有趣模樣指點出來,並說明成語「白衣送酒」的出處與涵義。緊接著便進入頷聯的賞析,「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昨天只談到第一句詩句,指出「青州從事」的典故出處,以及代稱為好酒的原因。接下來,繼續解析頷聯的第二句詩句。

「烏有先生」一名,出自西漢司馬相如〈子虛賦〉,《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解釋說:「『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意思就是沒有這個人,是虛構的人物。因此,頷聯的意思是說,想不到六瓶好酒,就這樣變得什麼都沒有了。上一聯是那麼的興高采烈,下一聯馬上心情跌落到谷底。用這種強烈的對比帶來戲劇性的發展,是整首詩最具趣味性、引人發笑的地方。而且從詩律來看,頷聯為一對偶句,渾然天成,無斧鑿痕,新奇有趣。

成語「化為烏有」即從此詩出,用以形容本已存有之事物、功績、計畫等,因一些緣故而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空煩左手持新蟹,漫繞東籬嗅落英」。「左手持新蟹」,引用晉代飲者畢卓的典故。《世說新語.術解》:「畢茂世(畢卓)云,一手持蟹螫,一手持酒桮,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東籬」,用陶淵明《飲酒詩二十首》其五:「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語;「落英」用《離騷》:「夕秋菊之落英」語。落英有兩種解釋,一指初開之花,一指落花。因此,頸聯要表達的其實是東坡的失落之情。他本來是想學畢卓,一手持蟹螫、一手持酒杯的快活模樣,又想學陶淵明在東籬賞菊,藉酒助興;但現在酒沒了,徒然的讓左手拿著下酒菜,漫不經意的繞著籬笆轉,聞聞花香……也許,會有白衣人送酒來吧?

「南海使君今北海,定分百榼餉春耕」。南海是廣州的古稱之一;使君是對官吏、長官的尊稱,所以「南海使君」即指章楶。「北海」指孔融,曾任北海相,人稱孔北海。據《後漢書.孔融傳》的記載,孔北海家中日日賓客盈門,是位十分好客之人。「榼」,音客,是古代酒壺的名稱,其壺體是兩尾腹部相連的鯉魚。「百榼」雖有典故,意指善飲,但東坡並不用其義,故可單純從字面上去理解,是指很多美酒。因此,尾聯的意思是說,南海使君就像孔北海一般的好客,必定會在春耕時分拿很多的美酒來款待我。其實,言下之意就是在呼喊著:我的好友啊,再送酒來吧!

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寫得如此生動有趣,雖然幾乎句句用典,卻用得十分自然貼切,可說是已得以意使事,典為我用之大自在境界,其詼諧幽默之性格,亦在此詩中表露無遺,令人喜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