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震撼】體驗敬畏心理效應 文/本報綜合報導 |2022.10.16 語音朗讀 65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敬畏可以引發巨大的心理轉變,成為改善健康和幸福的工具。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伊桑‧克羅斯(Ethan Kross)是密西根大學的一名心理學教授,每當他發現自己陷入焦慮或消極的情緒時,就會走到郊外的植物園,凝視一棵巨大的樹木,去體會大自然驚人的力量。如果不能外出,他就會思考飛機和太空船的偉大發明,想著幾千年前,人類鑽木取火,如今卻能夠在另一個星球安全著陸。這些都可以喚起內心的崇仰和敬畏,他將此定義為「遇到難以解釋的事物時,內心所感受到的奇蹟」。他這個習慣是有科學依據的。體驗令人驚歎的事物會對大腦產生影響,比如增強記憶力和創造力,激勵我們對周圍的人更加無私,能對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並且正確看待自己的焦慮。因為大多數人只是偶爾體驗敬畏,所以仍然沒有感受到它的好處。當我們情緒低落的時候,是可以在喜劇中尋找放鬆,從影視娛樂產生快樂的感覺,但效果並沒有那麼強。敬畏卻可以引發巨大的心理轉變,成為改善健康和幸福的工具。 體驗令人驚歎的事物會對大腦產生影響,比如增強記憶力和創造力。圖/123RF震撼心靈測試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米歇爾‧施塔(Michelle Shiota)是最早發現敬畏益處者之一。她特別感興趣的是,敬畏可以消除人們的「心理過濾器」,以鼓勵更靈活的思惟。多年前,施塔曾經測試敬畏感是否能防止錯誤記憶的發生。她先要求參與者觀看3個視頻其中之一:一部是令人敬畏的科學電影,帶領觀眾觀察外太空到亞原子粒子的旅程;一部是關於花式滑冰運動員贏得奧運金牌的暖心電影;還有一個是介紹城市的一般影片。實驗中讓參與者聽一個5分鐘的故事描述,然後回答問題。這些問題大多是一般人普遍能觀察到的,而另一些則需要關注不尋常的細節。正如施塔所假設的那樣,看過偉大科學影片的參與者,比看過暖心片或普通影片的參與者更能準確地記住細節。為什麼會這樣?施塔指出,大腦不斷地對將要發生的事情做出預測:利用自己的經歷形成心理刺激,引導我們的感知、注意力和行為。令人敬畏的經歷——帶有宏偉、驚奇和感歎的感覺,可能會在大腦中製造一個「小地震」,使大腦重新評估其假設,並且關注實際發生在眼前的事情。她表示,大腦會調整它的「預測編碼」,變為僅僅環顧四周,收集訊息。除了增強我們對細節的記憶之外,還可以提高批判性思惟,因為人們會變得更關注一項論點的具體細微差別,而不是依靠他們的直覺判斷。 能敬畏於宇宙的無限宏大,負面思惟也就到此為止。圖/123RF是敬畏或害怕在我們被這項研究成果說服之前,施塔也提出了警告,科學家們對此強烈的情緒,仍然持續觀察是否會造成任何消極的層面。她也質疑敬畏背後的陰謀論,可能有市場行銷的操控因素。然而,總的來說,每當我們覺得自己的思惟陷入一種無益或不健康的狀態時,敬畏的好處值得我們參考運用。克羅斯說,跳脫對自我能力的設限是非常重要的,當他在植物園裡散步,想到人類能在太空旅行時,就會產生驚奇和敬畏之情。他認為每人都有不同的喜好,建議試著找出自己的觸發點,產生敬畏效應。對施塔來說,敬畏可能就像宇宙一樣無限。她說,夜空中的星星,讓我們想起了身外的宇宙;海洋的聲音,讓我們想起它巨大的深度;生動的日落提醒我們,星球周圍的大氣層是多麼的廣闊和厚重。更不用說音樂、電影或藝術所帶來的震撼體驗了,這一切都是為了體驗和關注這個世界的非凡,而不是日常生活的瑣碎。臣服浩瀚大宇宙敬畏是近年來熱門的心理學研究之一,有研究指出,敬畏「喚醒」人們自我超越的能力,幫助人們接近更「真實」的自我。敬畏是人類面對宏大、難以解釋的現象時,所產生的一種複雜情緒體驗。敬畏感有兩大特徵:能感知到宏大,以及順應的需求。「真實的自我」就是實際的目標、願望和價值觀。 敬畏就像宇宙一樣無限,能給人們帶來震撼體驗。。圖/123RF艾登堡效應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是全球知名的自然科學家,在英國被譽為國寶級人物,也是BBC金牌自然科學節目主持人。他在2020年製作《活在我們的星球》紀錄片,記錄他一生對地球的見證與展望,而這也成為敬畏測試的好題材。有研究試圖激發參與者的敬畏之情,運用了北極光的影片,由於這些景象如此浩瀚,以至於改變了參與者的世界觀。因此,敬畏心理產生的影響,就在於改變人們看待自己的方式。為了測量這些影響,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保羅‧彼夫(Paul Piff)所領導的一個團隊,過程中讓1/3的參與者觀看BBC的〈地球脈動〉(Planet Earth)系列節目的5分鐘剪輯,其中包含宏偉的風景、山脈、平原、森林和峽谷的鏡頭,其餘的人觀看了一段5分鐘的有趣動物視頻,或是一段關於手作DIY的一般視頻。結果顯示,敬畏的感覺使參與者的慷慨程度發生了顯著變化,增加了參與者與同伴之間分享的互動。透過統計分析,研究人員發現,這是透過自我意識的改變,讓參與者感覺自己愈是渺小,他們就愈慷慨。敬畏對心理健康的好處,除了提升我們的慷慨,還有來於自我主觀感覺的萎縮,因為當你覺得自己渺小,負面思惟也就到此為止。 前一篇文章 【虛擬情境】催眠治療有何魔力 下一篇文章 【心識向量】正負情緒影響大腦感知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美南平原市大遊行 新州佛光人同樂2025.09.0403斷句。段落。章節2025.09.0404公益音樂會 金蓮淨苑音緣傳情2025.09.0405紐西蘭國防部軍官 參訪北島佛光山2025.09.04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3 2025.09.0407陸93閱兵 中俄朝元首世紀同框2025.09.0408【撫今追昔】台北監獄圍牆與戰俘紀念碑2025.09.0409大豆油墨2025.09.0410環保印刷原則2025.09.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如何在科技時代 增進認知與創造力過度依賴AI 認知衰退有隱憂人為何想去天堂或淨土日常生活情境 運用優勢談判模式敬畏情緒 跨越心靈與科學【複利效應】累積無價心靈財富 作者其他文章蔬食變身創意料理如何在科技時代 增進認知與創造力過度依賴AI 認知衰退有隱憂讓孩子愛上蔬菜紅麴菌降血脂 加入糕點不一定健康經典料理 佛門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