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下水宮殿 建築美學擁抱蓄水功能 編譯/潘楠慕 |2022.10.16 語音朗讀 36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不僅具備蓄水功能,還有建築美學價值。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確保飲用水供給無虞,自古以來就是全球性的重要議題,尤其是在水資源相對較為不足的地區。在較乾燥的地區,興建地下蓄水池可收集和儲存雨水;美國與希臘建築學者研究指出,歷史上最早的蓄水池建於五千五百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地點為中東黎凡特地區(Levant)的村落,是發展旱地農業的重要基礎設施;耶路撒冷的地底,也已發現多座古代蓄水池。地下蓄水池除了最基本的功能,有時還兼具建築美學價值,例如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Basilica Cistern)。建築史學家指出,古羅馬時代的帝國強盛,帶動大城市興起,出現許多人口多達數十萬的大城市,羅馬也以蓄水池配合羅馬引水道,提供日常用水需求。在龐貝古城,建築物屋頂的陶土管能把雨水引導到蓄水池,供住戶日常飲用,雅典則有大型蓄水池,供應浴場的用水。伊斯坦堡(舊稱君士坦丁堡)的地下水宮殿,則是目前最知名的地下蓄水池。學者指出,這座地下蓄水池是羅馬人建立的一百多個蓄水池網路的一部分,歷經東羅馬帝國和鄂圖曼帝國工匠修建,為城市及其宮殿供水。一五四○年,法國自然科學家及地形學家吉留斯(Petrus Gyllius)探訪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發現這個位於地底的設施。歷史學家指出,這座地下水利建築是西元五三二年時,查士丁尼大帝一世(Emperor Justinian I)下令建造,作用是儲存淡水供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使用。據文獻紀載,建造這座蓄水池時動用了七千名奴隸。這座蓄水設施占地近一萬平方公尺,由三百三十六根石柱支撐,每根的高度約九公尺,最高容水量達八萬立方公尺。蓄水池的結構也採用羅馬式拱頂,將頂部重力引導到柱體上,不僅增加蓄水空間,也有美學考量。蓄水池的石柱底座,雕刻著希臘神話的女妖梅杜莎頭顱。圖/美聯社蓄水池也採用結實的外部防禦牆,高聳的拱形穹頂,反映統治者對水資源的重視。由於當時的帝國仍持續面臨侵略者的攻擊威脅,也需防範野蠻民族或敵對軍力切斷自然水源供應,這些蓄水池能確保君士坦丁堡的居民有數個月的乾淨水源可用。除了規模驚人,蓄水池的石柱更採用古希臘時期著名的科林斯柱(Corinthian Order),有許多華麗的雕花,包括淚珠形狀圖紋和希臘神話著名女妖梅杜莎(Medusa)頭像,以及一隻巨大的手掌。歷史學家表示,當時的習俗認為,這些圖像和雕刻能保護重要的建築物。君士坦丁堡經歷變遷,成為現代化的伊斯蘭都市,但儲水池不受重視,一度淪為廢墟,直到一九八五年,這個富有歷史意義的地下建築才被修復,兩年後重新開放,隨即成為伊斯坦堡首屈一指的觀光勝地,吸引大批訪客和歷史、考古學家。由於位在地底且規模宏偉,這座蓄水池被稱為Yerebatan Saray,也就是土耳其文「沉沒的宮殿」之意。 貝魯特爆炸 炸出千年玻璃尋根緣二○二○年,貝魯特一處存放硝酸銨的倉庫發生爆炸,除了造成逾兩百人喪生,更波及當地的珍貴古代玻璃器皿收藏。大英博物館隨即提供協助,派出專業修復人員與貝魯特美國大學(AUB)考古博物館合作,拼湊這些碎裂的作品。參與修復作業的卡姆科古魯(Duygu Camurcuoglu)表示:「許多歷史悠久、精緻、美妙的作品毀於一旦,這是一場文化災難。」貝魯特的爆炸案導致許多珍貴文物受損。圖/法新社然而,這場災難卻意外為專家提供一個分析文物的機會。AUB考古博物館館長帕娜約特(Nadine Panayot)指出,爆炸事件毀掉數十個罐子、碗、杯子以及古羅馬、拜占庭帝國及伊斯蘭時代的器皿,但館方在修復器皿的過程中,也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及工程師合作,進一步了解古代玻璃的製造及加工工藝。此外,館方也利用這個機會調查玻璃的來源,因為玻璃原產地與玻璃製品生產地未必是同一個地方。帕娜約特與國際學者合作,利用最新成分分析技術,協助查明古代玻璃器皿的原材料產地。帕娜約特強調,破碎的玻璃器皿反倒有利調查作業,因為碎片邊緣有助正確探測古代玻璃器皿化學成分。專家小心翼翼地拼湊碎裂的玻璃容器。圖/法新社帕娜約特指出,多數在爆炸中損壞的玻璃器皿,是在西元一千年左右製成,追蹤材料及成品,有助深入了解當時的權力結構變化,甚至有助找出新的考古遺址。黎巴嫩原子能委員會,也為博物館提供了手提式X光螢光分析儀,這套設備能讓特定元素發光,藉此了解玻璃中有哪些物質。帕娜約特表示,目前的分析進展尚未直接找出古代玻璃生產工場,但相關研究有助黎巴嫩培養更多本土人才,提升未來探索文物的專業技能。專家小心翼翼地拼湊碎裂的玻璃容器。圖/法新社大英博物館 助柬國搜尋流亡文物柬埔寨當局認為,英國幾座博物館可能有數十件藏品是柬埔寨的珍貴文物,過去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被帶出,然後被博物館收購。今年年初,柬埔寨文化部長薩柯納(Phoeurng Sackona)向英國政府求助;她宣稱,柬埔寨文化瑰寶過去從神聖的寺廟中被掠奪,然後賣給了私人收藏家和西方博物館,包括英國的幾座博物館。一九七○年代柬埔寨爆發內戰期間,大量文物遭竊;柬埔寨人認為,這些古老的雕像承載著祖先的靈魂。他們訪調昔日奪走這些文物的人,例如英國藝術品經銷商拉奇福德(Douglas Latchford),追蹤運輸和銷售紀錄,並開始追討。調查小組研判,大英博物館可能收藏約一百件柬埔寨文物,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則有約五十件。美國8月將早年被人從柬埔寨掠奪的30件藝術品與古物歸還給柬埔寨,包括有1000多年歷史的佛教、印度教神祇青銅像及石像。圖/美聯社調查小組負責人戈登(Brad Gordon)表示:「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我們只能在遠程進行研究,查看博物館網站上公開的內容,無法近距離觀察。因此,我們向各地的博物館提出申請,希望與他們討論這些藏品的出處,並實地檢查。」對於柬埔寨方面提出的要求,大英博物館及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均積極回應;兩家博物館都願意公布藏品的來源,讓柬埔寨的考古學家和官員查看這些有爭議的藏品,並交換有關這些物品背景的資料。館方也願意與柬埔寨達成合作協議,歸還任何非法持有的文物。柬埔寨官員表示,索回文物的意義,是「把文化的靈魂回歸人民」。調查團隊的研究員泰克(Soklida Tek)則說:「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博物館保存的文物,了解這些文物遭掠奪、遠離家園的始末。」美國8月將早年被人從柬埔寨掠奪的30件藝術品與古物歸還給柬埔寨,包括有1000多年歷史的佛教、印度教神祇青銅像及石像。圖/美聯社 前一篇文章 摩西計畫 拯救威尼斯免於落海 下一篇文章 經濟衰退危機罩頂 美國城市紛紛節衣縮食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7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8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9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10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啃石頭維生 太空長征糧食有解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倫敦博物館首創 館藏品隨你摸荷蘭創意魚門鈴 幫助魚群洄游獨特形象招財 長崎短尾貓帶動觀光 作者其他文章啃石頭維生 太空長征糧食有解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倫敦博物館首創 館藏品隨你摸荷蘭創意魚門鈴 幫助魚群洄游獨特形象招財 長崎短尾貓帶動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