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書】安野光雅《跳蚤市場》躍入想像的時間流

文/廖淑儀  |2022.10.16
2701觀看次
字級
《跳蚤市場》 圖/上誼文化提供

文/廖淑儀

「我並不希望讀者兩、三下翻一翻就看完一本繪本,而是希望他們能一看再看,從不同角度領略不同的樂趣。」—《思考的孩子》

《跳蚤市場》於1983年初版,到我手上這本,已不知是第幾次再版的版本了(2022)。跟著時光輾轉,畫中的器物也慢慢沉澱成為一種歲月的產物、濃縮的謎面,不管大人或小孩,不論生存在哪一個時代,從書中總是可以輕易地開展出,一個獨創的、天馬行空的故事。

迷宮似的新鮮探究

安野光雅的書,讓每個閱讀的人自然生出講故事的能力。

《跳蚤市場》從封面到封底,都很有趣。封面是滿載舊物陳列的城堡,底下有手拖車進入;封底是同樣的城堡圖,卻僅剩幾樣舊物陳列,而底下手拖車也依舊,只是反方向出城。如此讓孩子思考哪裡不一樣,也是思考哪裡一樣。安野光雅在數學繪本裡強調,數學就是「比一比,想一想」的思考,從這樣的好奇進入問題,自然就開展我們「空想」(獨立思考)的能力。

且就像他許多的「無字繪本」,《跳蚤市場》也充滿了迷宮似的新鮮探究。每一頁都是舊物,每一頁都有人;不同分類的舊物,各式各樣的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西洋東洋各類文化之人。你可以直覺地翻頁閱讀,跟著陳列、城堡牆面的延伸,一頁一頁逛下去,看看有什麼寶物?看看哪一個舊物引起你想要擁有的念頭,還是說故事的衝動?或者只是概觀書裡,葫蘆裡都賣些什麼膏藥,傳遞哪些訊息?

例如我觀察的方式,是選定一個黃髮小孩,替他在每一個翻頁找到位置:看到、聽到什麼?對什麼有興趣?有沒有找到一樣好奇的朋友?有沒有找到一個令人心動不已的舊物?

甚至每一翻頁都可以找到一個亮點:某個孩子把牛仔帽套進整個頭裡、某個孩子看見假牙目瞪口呆、某個人正向小販買生髮劑給寵物狗用,他後面那個好奇的光頭男人卻只能被伴侶匆忙拉走。市集邊駐紮的偶劇團正在演出大野狼與小紅帽,下一頁大鏡子前現出女巫、公主,旁邊桌上有紅蘋果!

只要我們能讀、能思考,這就是一本看不完的書,說不完的故事,整本書就是一個展示空間。

再深入,我們可以理解《跳蚤市場》是一個想像的跳蚤市場,與我們的想像相連,也與安野光雅的想像相連。透過他的眼睛,我們看見他的見聞、他的思考、他可能有的旅遊經驗;透過他的色彩呈現,我們也觸碰到他曾感受的時間歷程:前現代的、近乎現代的「舊物」。他彷彿化身成一個無形的老爺爺,透過繪本,決議要向他之後每一代的孩子們,說一個關於時間的故事。

一個舊物一種時間

時間的故事要怎麼說?想像中總有一張說故事的嘴,利用文字、畫面、影像、情節,化成小說、電影、畫作或者繪本故事書。然而,安野光雅的繪本故事卻沒有「嘴」,沒有主導故事的那條線索,他鼓勵你從上讀、從下讀,從角落讀、從平面讀,正著讀、倒過來讀,通過「展示」進入時間,你自己找一條時間的線,自己編織成一個跟你生命有關的故事。

一粒沙是一個世界,一個舊物也是一種時間的表徵。

安野光雅說的「空想」很迷人,他並非完全虛構,而是立足於真實世界,想像出一個虛構世界(〈空想犯〉),因此可以理解他圖畫世界裡的動態,總是出自看似對稱的理性線條,卻又延伸出不設限的想像,一切並行不悖。他說過小時候的他曾利用鏡子放在地上往下照的遊戲,就創造出一個上下顛倒、真實與幻想同在的迷人世界。

那樣的世界不只是關於空間(《奇妙國》),也可以創造時間;既與現實生活相關,又可以延伸到無限;看似屬於孩子的幻想世界,但其實適合每個當過孩子的大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