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吳娟瑜
擔任國中班導時,我帶領一群青春期大男孩,教室往往吵鬧不休;當時我年輕氣盛,常拿著長鞭壯膽,但這並非長久之計,也不是為人師表的本意。
我曾試過在午休時間,以冥想音樂讓學生靜心,學生是否全體受到影響而沉澱心境,我沒把握,但至少有幾位學生氣質沉穩多了。
致謝和祝福
冥想音樂若再佐以言詞引導,往往還有神奇的效果,因為言詞是有力量的。
學員力晴是單親媽媽,尚未離婚前至少還有夫家婆婆和小姑幫忙,直到雙胞胎兒子五歲時,她和前夫決裂,從此一個人帶兩個調皮搗蛋兒子,還要上班,辛苦可想而知了。
我建議她每晚睡前對孩子進行觀想,以穩定他們的情緒,果然效果顯著。她把家事完成,沐浴後,靜心深呼吸,再播放手機上的冥想音樂,隨著音符,她放低語調,以從容不迫的速度向兩個寶貝致謝和祝福。
她會說:「媽媽很幸運,有兩個可愛的寶貝陪伴,哲哲很懂事,看到媽媽褶衣服就主動過來幫忙,讓衣服回到衣櫥裡的家;翰翰一樣很棒,會聽哥哥的話,兩人一起收拾碗筷,把桌椅擺好……」
力晴媽媽接著以畫面描述方式引導,例如說:「兩個寶貝正在學習成長,翰翰在幼稚園教室如果哭了,哲哲不會馬上出手打旁邊的同學,你會問弟弟怎麼啦?有可能是翰翰自己不小心撞到桌腳……」
有時媽媽還說:「相信你們明天早上醒來是精神百倍、相親相愛。」有語詞、有畫面、有感謝、有祝福,聽著、聽著,孩子順著這些潛意識的正面暗示,早上醒來就會開開心心,笑瞇瞇地。
活化大腦學習
孩子接觸外界,很難要求每個大人都是正面思維、正面作為,如果連爸媽也是嚴苛教養,孩子的心靈難堪可想而知。
觀想是透過音樂、語詞、聲波、畫面,讓這些訊息進到聆聽者的大腦,創造α波境地,這個方式不但有助於睡眠,也有助於建立自信、樂於學習。
志瑜是個性活潑、笑口常開的英語老師,她為了激發學生熱愛英語,於是運用觀想方式。首先,她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像大腦裡頭有二十六個英文字母,每個字母都有各自的小抽屜……
例如,學習apple(蘋果)這個單字時,想像A抽屜跑出了a,P抽屜跑出兩個p,L抽屜跑出了l,E抽屜跑出了e。五個字母排列完,又跳出一顆蘋果的畫面,這時,可以立刻舉手搶答。
以這樣的方式來學習,既具體又有趣,小朋友腦袋裡的二十六個小抽屜開開關關,煞是好玩,記憶力也得到很好的培訓。
志瑜老師有時唸英文小故事,小朋友跟著複誦,閉著眼睛時,腦海中看到自己成了男主角、女主角,故事裡有冒險、助人、勇敢、溫馨等畫面。
張開眼睛後的小朋友爭先恐後地分享:「老師,我剛才把恐龍打到地上了。」「老師,我看到花園有好多漂亮的花哩!」
志瑜老師說:「最可愛的是,小朋友觀想中進到想像世界裡充滿驚奇和歡喜,每次看到他們閉著眼睛,嘴角竟然上揚而笑,我也替他們高興。」
希望孩子有好情緒,更能專注學習,大人擅用觀想來引導,確實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