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劉雲英
我的朋友集美貌與才幹於一身,但結婚不到三年就鬧婚變。她雖信誓旦旦表示委屈成全,但每每提及前夫仍咬牙切齒,最近即將大婚的兒子與他老爸往來密切,從兒子口中獲悉前夫近況,更讓朋友怒火中燒。
前夫背叛在先,也與新歡另組家庭,朋友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一直保持獨善其身。男婚女嫁早已互不相干,不該再耿耿於懷才是,她憤怒的原因混雜著新愁舊恨:「他出軌一個樣樣不如我的女子已讓我很生氣,現在居然還樂當家庭煮夫,傳授我兒夫妻相處之道,說什麼一切都要聽老婆的。」朋友氣得火冒三丈:「我可從沒讓他這個君子近庖廚,他也不曾對我言聽計從。如果他能這麼乖巧,我們也不致勞燕分飛。」可見短命婚姻帶給朋友很大的傷痛,她拿不起又放不下,我分不清這語氣到底是羨慕?妒忌?還是悔不當初?
最近看了一部戲《婚詞離曲》,描述現代婚姻形態,劇中兩個有身分地位的外遇男對離婚妻再婚表達不滿,認定她們再婚對象一定遠遠不如自己,結果偶遇之後完全顛覆想像,被自己拋棄的糟糠妻居然撿到了高富帥,讓他們顏面無光。戲劇反映人生,在現實生活中我有位男同事也是如此。
男同事雖相貌平平但溫柔體貼出手大方,即使婚後仍有不少紅粉知己投懷送抱。他一向來者不拒,老婆為了女兒百般容忍,某天突然情緒大爆發提分手,女兒不滿父親所為,與母親站在同一陣線。男同事沒了妻女牽絆繼續花心,只是玩歸玩,好不容易恢單,不想再被婚姻禁錮。之後聽聞前妻要再披嫁衣,他放下身段表明希望復合,不願唯一骨肉喊別人爸爸,前妻當然不肯,緣分已盡,再強求也枉然,同事因此悶悶不樂,逢人便說前妻的不是,對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他不夠包容,忘了自己先做錯事,讓兩個女人傷透了心。
這是什麼心態呢?自己棄之如敝屣,別人撿了去如獲至寶,心裡反而不是滋味,那麼當初為何不好好珍惜?有時聽到離婚夫妻好聚好散,再退回去當朋友,覺得彼此真夠豁達;有的為了想給子女一個完整的家,仍處在同個屋簷下相安無事,真是修養到家的最高境界。
婚姻如穿鞋,雖說在踩踏中自然而然會變得合腳,但也有一直無法磨合,又不願削足適履,久了會疼痛,會產生甲溝炎,會擠壓成拇指外翻,那還不脫掉嗎?妳不適合,也許有人的腳型就適合穿它。
緣盡的兩人,如果不能祝福,至少要淡然;如果不能淡然,至少要忘掉;如果一直忘不掉,怎麼再追求往後的幸福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