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我在黃金山村甦醒

文/王文靜 |2022.09.28
1235觀看次
字級
作者在金瓜石神社參道前。圖/王文靜
彷彿希臘神殿遺址的金瓜石神社。圖/王文靜
金瓜石神社的舊照片。圖/王文靜
金瓜石神社鳥居,在雲霧青山間。圖/王文靜

文/王文靜

「新北市瑞芳區金光路八號。」這地址沒住人,是一座山間博物館所在,往上走二百八十個石階,彷彿日本,夾道是石燈籠與山櫻,穿過二座鳥居,台灣第三座日本神社展現眼前。

這裡是金瓜石神社遺址,被封閉五年整修,九月中旬才開放。台灣人幾乎都來過九份,但較少走到金瓜石,更別說到這處神社遺址,包括從小在金瓜石山腳下長大的我。多年前,我第一次來到此,真是嚇了一跳。一根根石柱遺址,在青山環抱中,乍看又像走入希臘神殿的遺址。

雖然都是供奉神祉,但日本神社與希臘神殿的建築風格南轅北轍,怎會相似?這說的是。關鍵在,沒了木造屋頂,只剩林立石柱的日本神社,立在山坳闢出的一塊平地,俯瞰海洋仰看藍天,還真有幾分希臘眾神住所的巧妙。

這座山頭已經有很多土地公廟,大大小小。金瓜石神社拜什麼神?日本人來了,請來三尊保佑礦山平安的神:大國主命、金山彥命、猿田彥命,其中一尊是台灣沒拜過的金神。在日本,所有金礦山神社都供奉金山彥命,他們把金山彥命視作保佑礦業、鍛造業、金屬加工業的神明,它的身世可奇特。日本神話中,「天地開創之神」伊邪那美命在產子後,因身體不適導致嘔吐,注意喔,其嘔吐物就蛻變為保佑金礦山的神。拜嘔吐物?這神話也太特別了,於是有人穿鑿附會,此因嘔吐物與礦石溶於火的物質狀態相似。不管怎麼說,反正,它就是一尊飄洋過海的金礦神。

從老照片與文獻,可了解當時金瓜石神社使用的是頂級的台灣檜木,屋頂用銅片舖蓋。日治台灣時在皇民政策下,極盛時期有二百座神社。改朝換代後,這些神社幾乎都被夷平。或因為地處偏遠,金瓜石神社逃過死劫,但即便「保住老命」,三尊神像也不再了,神社的檜木及金屬物也被打劫。只剩下石柱與寢殿、拜殿、洗手亭、參道、石燈籠座等石頭。

在斷垣殘壁中,修復古蹟需要考究與想像力,費時五年,台電才完成修復。我沒去探究竟,為什麼管發電廠的台電會兼管這處古蹟。不只這裡,金瓜石的太子賓館,山下八斗子的清國井(台灣第一口官營煤礦井),這些古蹟都歸台電管轄。

九月中旬,金瓜石神社一開放,我興奮地舊地重遊。同是「亞洲金都」,同樣在山間,但寧靜的金瓜石聚落,與喧譁的九份全然不同,它保留了百年前日本聚落的恬然。在晨曦間,漫步於五公分一跨的日式石階,到當年準備迎接皇太子下榻的賓館、連棟日本宿舍,鳥居與神社……許多點狀建築框出全面性的日本聚落,在台灣少見,無怪乎會吸引多部電影到此取景。

在這裡歇兩晚,真是彷彿日本。我總說,沒在金瓜石住過,千萬別以為你到過金瓜石。九月,我奢侈地給了自己四個晚上,在黃金山村甦醒。在晨曦間,在如一個個饅頭的青山處,散步於大金瓜露頭、黃金神社與日本老屋,與樹鵲爭奪山間歲月的寧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