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沛蓁
文/涼兒(惠茹)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中國有一句話說:「有情人終成眷屬。」這讓我們想到神話故事裡的情侶──牛郎與織女。
在故事中,織女是玉皇大帝的女兒,她與凡間的牛郎相戀,結果被玉皇大帝發現,玉帝盛怒之下,便將他們分開,如果想要見面,只准在天上的鵲橋上相見,而且一年只能見一次。許多詩人知道這個故事後,為他們所感動,寫下許多不朽詩句。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李商隱的〈辛未七夕〉吧!
本詩第一、二句「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大約是神仙愛好離別之苦,所以教人在遙遠之地相見。詩人以「仙家」、「迢遞」點明仙界距離人間是多麼遙遠;「別離」、「佳期」說明別開是為了下一次相見。
第三、四句「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遠在天邊的銀河之畔,也是牛郎與織女相見的好地方,可是為什麼要等到秋風玉露的七夕才能相會呢?詩人以「碧落銀河」形容如銀河般的天際,對應「金風玉露」,點出了秋天的季節。再來,從連接詞的「由來」到「可要」,暗示兩個人需一直等待,才能迎接一年一次的相會。
第五、六句「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古代以漏壺滴漏計時,看著時間漸漸流逝,牛郎與織女彼此淚眼相望已久,但要接織女的雲朵還沒飄過來。詩人在這裡以「清漏」暗指時間在彼此對望中悄悄流逝;以「微雲」鋪寫出浪漫的氛圍;以「漸移」說明時間緩慢不留情的走過;最後「相望久」,定格在兩人凝望的畫面裡,但此時微雲「過來遲」,耽誤了牛郎與織女相見的時光。
第七、八句「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怎麼會忘記答謝搭橋的喜鵲,只感謝蜘蛛還向牠祈求「巧絲」呢?古時候,「蜘絲乞巧」是傳統的歲時風俗,也是屬於七夕乞巧的活動之一。習俗活動中,婦女會在小盒子裡放入蜘蛛,等待次日看盒內結網的疏密來判定巧拙,如果蜘蛛結成網,代表智巧到來,用此期許女子的女紅技巧精進。在文句上的連接詞「豈能」到「惟與」,隱含有另一層的自我期許,無論是期許自己如女子般的技藝精進,還是暗指自己在官場上窘迫,這兩句都隱含著詩人的苦悶之情。
小朋友們,李商隱透過「烏鵲」及「蜘蛛乞巧絲」,在詩末透露出他的孤寂沉悶之情。讀完這首詩之後,你對牛郎織女的故事有什麼想法呢?不妨模仿這首詩,把自己的心情寫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