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署表示,戶外教育是實踐新課綱全人教育精神的重要一環,並透過融合歷史人文、學科知識、自然生態等,讓學生走入自然環境中學習。圖/國教署提供
【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為鼓勵學校推動戶外教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學校辦理「戶外教育課程」,提供真實情境體驗,希望喚起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並貼近108課綱精神。111學年度共核定補助86校相關課程經費,投入近1500萬元。
以桃園市立武陵高中為例,教師規畫「台灣圖鑑環島」課程,將環島途中所見照片、符號、遺跡、手繪插圖與地圖等作為素材,以文化分析說明背後故事與圖像學內涵,最後編成台灣圖鑑。
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高中則舉辦三貂角探勘課程,以「馬崗」作為探究起點,實地探查及認識馬崗石頭屋與社區文資保護歷程、東北角海蝕平台形成的地質考察,以及觀察潮間帶生態學習動物學與演化論,結合海洋教育、人文歷史、語文表達及藝術創作領域等跨領域課程,讓學生親近自身所處的自然環境。
國教署表示,戶外教育是實踐新課綱全人教育精神的重要一環,並透過融合歷史人文、學科知識、自然生態等,讓學生走入自然環境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