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在博鰲論壇後,宣布開放台灣民眾報考今年的司法考試,但限於一般律師考試,排除較敏感的法院、檢察院系統的司法人員。
大陸的開放措施,引起台灣官方和法學界不同解讀。
官方說法當然態度謹慎,認為大陸讓台灣考生先取得及格證書,再祭出必須加入中國國籍,並宣誓放棄台灣護照,讓台灣考生到時進退兩難;此外,未來大陸是否會以「平等互惠」為由,要求台灣也開放大陸人士來台報考司法人員,最後變成台灣不得不全面承認大陸學歷與專業執照,應有所防患未然。
至於法學及實務界雖也有類似官方的擔憂,但基本上是樂觀大於擔心,都認為,大陸開放台灣人報考律師資格,是為台灣已趨飽和的律師市場,開闢一條活路,沒有道理不歡迎。
筆者認為,或許對岸重新開放台灣民眾報考司法考試,多少有政治考量,希望藉著博鰲論壇兩岸重新展開對話時,打鐵趁熱增加台灣人民對大陸的好感,可是,開放考試只是與法律專業的人有關,並不普及於所有台灣民眾,美國的律師考試也開放台灣留學生報考,所以大陸此舉,釋出善意的意義大於實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畢竟台灣市場胃納太小,沒有能力比照大陸全面開放,如果台灣的專業證照和就業市場也被迫開放,台灣恐將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姜仁叔(高雄市/退休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