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面臨經營成本上漲的壓力,擬調漲短程票價,筆者認為,應趁此機會讓台鐵能自主訂定票價,以利營運。
台鐵目前營運所需資金,幾乎完全透過資產質借換現金周轉,加上配合政府重大政策、建設的貸款及利息,成為經營沉重的負擔。
台鐵經營並非是在追求利潤,但隨著航空、高鐵等替代性交通工具發達的影響,市場占有率逐年縮小,但運價受限於「鐵路法」不能隨意調漲,無法合理調整反映成本。
此外,「發展大眾運輸條例」雖明訂大眾運輸票價應由中央政府補貼,但事實上政府對台鐵不聞不問。
台鐵雖有人事成本高的缺失,但票價是否能合理反映成本,也攸關經營。
台鐵票價是採固定費率乘以營運里程,加上起碼里程偏低,短程票價低於公車與捷運,而且台鐵短程旅客高達七成五,卻僅占客運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顯示調漲短程票價有助台鐵經營。
台鐵雖遭航空、高鐵衝擊,但仍是一般民眾普遍搭乘的交通工具,政府應協助台鐵提高計費起碼里程,取消單一區間票價,並輔之遞遠、遞減費率措施,採上限費率,制定周全配套措施,授權台鐵自行衡酌環境,訂定各級列車票價,回歸市場機制,以強化市場競爭力。
秀誠(北縣樹林/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