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壺中天地與懸壺濟世的成語典故

文/嚴崑晉  |2022.09.13
7829觀看次
字級
圖/泱汀

文/嚴崑晉 

東漢范曄《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中,記載了一個神奇的故事。在汝南郡的集市有一個賣藥的老翁(所謂的集市,或稱市集,是古代鄉村定期買賣商品的地方,就像現在的菜市場),在藥店門口懸掛著一個酒壺,每當集市散場以後,他就跳進酒壺裡,集市中的人們,竟然都沒有注意到這件事。當時身為「市掾」(即管理集市的官)的費長房,卻在樓上看見了,感到十分怪異,認為這個老翁肯定不是凡人,於是帶著酒菜前去拜訪賣藥老翁。老翁知道費長房對他的行為感到神奇,對他說:「你明天再來吧!」

第二天,費長房來到老翁的藥店,老翁便帶著他一同跳進酒壺。進到壺中,只見華麗的玉堂呈現在眼前,裡面擺滿了美酒佳肴,可說是別有一番天地。老翁請費長房一同喝酒,享受美食。在酒足飯飽後,老翁又帶著費長房從酒壺裡出來,並與他約定,不許對任何人說。

不久之後,老翁特地去找費長房,並對他說:「我本是個神仙,因犯過失而被處罰,現在受的責罰已滿,就要回天上去了,你是無法隨同的。外面有瓶酒,不是很大,就當作餞別之禮吧!」費長房派人去取酒,搬不動,又叫十人去扛,也扛不動。老翁看見這情況,用一根手指將酒提起走上樓去。看這酒壺的大小,容量大約有一升多,兩人喝酒喝了一整天,竟然還喝不完。

後來這個故事普遍流傳,到了晉代葛洪《神仙傳》裡,將賣藥老翁稱為壺公,並把酒壺懸放在藥店門口,改為懸放空壺在座上,作為標幟,並且進一步指出,壺公所賣的藥不二價,能治百病,而且對買藥的人說:「服用此藥後,必定會吐出某某物,當天一定痊癒。」凡服用者皆應驗。而且,壺公樂善好施,每日賣藥所得數萬,隨即施捨給饑餓挨凍的人,留給自己的甚少。於是「懸壺」這一標幟,成為行醫的代稱,成語「懸壺濟世」即是行醫救人的意思。

到了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中,又進一步說道,那「壺中天地」不僅有華堂美酒佳肴,更有日月,與人間沒有兩樣。於是「壺中天地」又稱為「壺中日月」,在古代酒店門口或店內,常見對聯寫道:「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說的就是這個故事。後來「壺中日月」、「壺中天地」或簡稱「壺天」,成為成語典故,用來喻指仙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