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泱汀
文/嚴崑晉
東漢范曄《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中,記載了一個神奇的故事。在汝南郡的集市有一個賣藥的老翁(所謂的集市,或稱市集,是古代鄉村定期買賣商品的地方,就像現在的菜市場),在藥店門口懸掛著一個酒壺,每當集市散場以後,他就跳進酒壺裡,集市中的人們,竟然都沒有注意到這件事。當時身為「市掾」(即管理集市的官)的費長房,卻在樓上看見了,感到十分怪異,認為這個老翁肯定不是凡人,於是帶著酒菜前去拜訪賣藥老翁。老翁知道費長房對他的行為感到神奇,對他說:「你明天再來吧!」
第二天,費長房來到老翁的藥店,老翁便帶著他一同跳進酒壺。進到壺中,只見華麗的玉堂呈現在眼前,裡面擺滿了美酒佳肴,可說是別有一番天地。老翁請費長房一同喝酒,享受美食。在酒足飯飽後,老翁又帶著費長房從酒壺裡出來,並與他約定,不許對任何人說。
不久之後,老翁特地去找費長房,並對他說:「我本是個神仙,因犯過失而被處罰,現在受的責罰已滿,就要回天上去了,你是無法隨同的。外面有瓶酒,不是很大,就當作餞別之禮吧!」費長房派人去取酒,搬不動,又叫十人去扛,也扛不動。老翁看見這情況,用一根手指將酒提起走上樓去。看這酒壺的大小,容量大約有一升多,兩人喝酒喝了一整天,竟然還喝不完。
後來這個故事普遍流傳,到了晉代葛洪《神仙傳》裡,將賣藥老翁稱為壺公,並把酒壺懸放在藥店門口,改為懸放空壺在座上,作為標幟,並且進一步指出,壺公所賣的藥不二價,能治百病,而且對買藥的人說:「服用此藥後,必定會吐出某某物,當天一定痊癒。」凡服用者皆應驗。而且,壺公樂善好施,每日賣藥所得數萬,隨即施捨給饑餓挨凍的人,留給自己的甚少。於是「懸壺」這一標幟,成為行醫的代稱,成語「懸壺濟世」即是行醫救人的意思。
到了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中,又進一步說道,那「壺中天地」不僅有華堂美酒佳肴,更有日月,與人間沒有兩樣。於是「壺中天地」又稱為「壺中日月」,在古代酒店門口或店內,常見對聯寫道:「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說的就是這個故事。後來「壺中日月」、「壺中天地」或簡稱「壺天」,成為成語典故,用來喻指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