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石 其實就在近處

文/露  |2022.09.12
1413觀看次
字級
圖/米各

文/露 

最近火紅到不行的「侏羅紀世界」系列最終章電影,仍持續發燒中!恐龍迷們更不會錯過透過化石去追尋恐龍足跡。相信各位小朋友到科博館時,一定也被各種珍稀的化石震懾吸引吧!但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不是恐龍、不是電影、也不是化石,而是「活化石」。它的定義是什麼呢?會死而復生的化石?還是因為凝視了古希臘神話中的蛇髮女妖梅杜莎?

先現化石 後現活體

「活化石」一開始是達爾文在1859年,於「物種起源」這本書籍中提出的說法。而各方科學家也有不同的觀點及定義,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有某個物種的化石紀錄,而又發現其活體(也就是發現此物種還存活在地球上),或活體與它的化石同時存在,且無現存近似種,就稱為「活化石」。不過針對物種基因特徵與其祖先特徵等探討,甚至像達爾文書中提到的物種分布範圍,與競爭壓力……等更深入的分析,就不在我們這次的討論範圍內了!

億年物種 滅絕存活

如果大家還是一頭霧水的話,以下舉幾個生活中常見的活化石。植物部分:秋季到日本旅遊必賞的銀杏樹,它的祖先約在2億7000多萬年前就出現了!銀杏是裸子植物銀杏門裡至今唯一存在的物種,它也是利用游動的精子來受精,以這種特別的方式傳宗接代,與古生代的植物特徵相似。

動物方面:模樣逗趣可愛的鴨嘴獸,這種原始的哺乳動物,1億多年前可就有牠的蹤跡了呢!順帶一提,牠們有種超能力,就是利用電磁感應來探測獵物的位置而補食,所以在水中,即使閉上眼睛、鼻子與耳朵這些感官,還是可以獵食的。

來說說台灣吧!台灣山林裡的巨型蕨類「筆筒樹」,是古世紀森林的一大特徵,更是恐龍電影場景裡重要的山林配角,它在3億多年前就存在了,在1975年被華盛頓國際公約列為二級保護種。然而近年台灣北部卻發現有大量的筆筒樹罹患萎凋病而死亡,正面臨生存的危機!學者們也在積極投入研究與防治,希望它們撐過這個浩劫。

另外,「鱟」向來是為人所知的可愛活化石,然而也因為棲地的破壞,台灣西部的沿海已少有蹤跡。基隆的海洋科技博物館於3年前,就與金門水試所合作進行保育研究,並積極在各地的學校展開鱟的復育工作,與環境教育的推廣。團隊夥伴們成功的在今年7月順利野放100多隻鱟寶寶,讓小朋友們親手照顧的幼鱟回到大海的懷抱!

生物科學不斷的進步,科學家們也致力鑽研於演化這個深奧的領域。生命總是那樣的堅韌不拔,歷經世代的演進,只為了讓自己的物種可以更適應環境!下次遇到活化石的時候,記得跟它行個禮喔!牠的祖先們可是比人類僅僅2、300萬年的演化史還悠久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