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煒智
瑪莉蓮夢露(Marilyn Monroe)大概是電影史上最富盛名的女星——很可能不是「之一」而是「排名第一」。
她的容貌、身材,她白裙飄飄的性感模樣,以及嬌喘微微的媚態和風采,不僅紅遍世界各地,更跨越時空,熱力直透當代。算算時間,她離開人間也已經整整六十個年頭了。
夢露出身微賤,教育程度很低,少女時期就嫁作人婦,二次大戰期間在工廠擔任作業員,戰後隻身闖蕩江湖,為謀生計,曾經拍攝裸露照片,日後引發「公關危機」,她則以機智、誠懇的態度扭轉全局,贏得廣大群眾對她的疼惜。
求知若渴 闖蕩好萊塢
她一輩子最盼望能得到的,除了「愛」之外,就是「尊重」。縱然銀幕上的她可以是傻白甜的蠢丫頭,但在她亮麗無比的金髮形象之下,其實是一個遠遠走在時代尖端的智慧女性。就算萬千寵愛繫於一身,她卻也明明白白,那些掌聲裡面有太多的成分不過是垂涎她的肉體。她要的是整個好萊塢片廠體系「尊重」她身為一位女演員的事實。
因此,夢露對於「求知」,幾乎永遠閘門大開,不設防線。據稱她家中藏書甚多,旁人問起,她笑稱自己在不必拍片、不必應酬、不必打起精神在鎂光燈下「扮演『那個』瑪莉蓮夢露」的漫漫長夜裡,有時無聊,便會逛到洛杉磯鬧市的書店,順手拿起一本書,看兩行,如果看到心儀的句子,便會整本買回家慢慢細讀。
一九五○年左右,她闖蕩好萊塢幾年,終於引起二十世紀福斯公司高層的重視,決意力捧,一連規畫了三、四部彩色電影派她擔任要角,打頭陣的兩部先於一九五二年上映:《飛瀑怒潮》(Niagara)、《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她在前者飾演蛇蝎心腸的豔婦,以美色、媚態、語聲、氣息做為塑造角色的利器,一場強抑將與情夫相會、故作鎮靜的行路戲,以無懈可擊的肢體表演,搖曳著「走」出了畫時代的經典鏡頭;《紳士愛美人》的〈鑽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歌舞表演,更是千古絕響。
一九五三年她參演大卡司的《願嫁金龜婿》(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彩色新藝綜合體(CinemaScope)時裝喜劇,帶領全世界進入「闊銀幕」的年代;再來就是當年在東亞地區極富盛名、問世於一九五四年的《大江東去》(The River of No Return)。
《大江東去》雖是「西部片」類型,情節卻是百分之百的「通俗劇(melodrama)」,這在當年恰是東亞電影市場的消費主流;在日本、台灣、香港、東南亞,主題歌曲推波助瀾,更成為傳唱至今的時代記憶。
看重評價 當嚴肅演員
據載,夢露自己相當不滿意她在片中的表演,原來拍攝期間她「自帶表演老師」來到外景場地,表演老師跟導演發生嚴重衝突,一個說東一個指西,局面難以收拾。但這樣的「慘劇」卻也直接證明,她如此看重自己的演藝事業,希望在喜劇、歌舞、驚悚類型之外,也能被以「嚴肅女演員」的身分好好對待。
她的認真,以及她的表演成就,在《大江東去》最後那場戲裡一覽無遺。只見她斜倚鋼琴上,所有的美麗、迷人、性感……已經不再重要,六十、七十年之後的今天,深深吸引我們的,是她刻畫這個「過盡千帆皆不是」的女子,眼底最憔悴、最蒼涼、最孤寂的最後一線對愛情的希望和執著:「走遍海角天涯,意中人何處尋找?看流水悠悠,看那大江東去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