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

 |2025.05.12
124觀看次
字級
小黃瓜胸針 在日本藝術界,一位年輕女性的創作悄悄打破藝術與食物的界線。她沒有在畫布上揮灑油彩,也不是在攝影棚中構圖,而是選擇在最平凡不過的早餐「吐司」上,開啟她的創作旅程。她是佐佐木真奈美(Manami Sasaki) ,一位來自東京、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系的藝術家,也是「麵包片藝術」風潮的領航者。圖/取自IG@sasamana1204
浮世繪武士 在日本藝術界,一位年輕女性的創作悄悄打破藝術與食物的界線。她沒有在畫布上揮灑油彩,也不是在攝影棚中構圖,而是選擇在最平凡不過的早餐「吐司」上,開啟她的創作旅程。她是佐佐木真奈美(Manami Sasaki) ,一位來自東京、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系的藝術家,也是「麵包片藝術」風潮的領航者。圖/取自IG@sasamana1204
墨西哥畫家 芙烈達·卡蘿 在日本藝術界,一位年輕女性的創作悄悄打破藝術與食物的界線。她沒有在畫布上揮灑油彩,也不是在攝影棚中構圖,而是選擇在最平凡不過的早餐「吐司」上,開啟她的創作旅程。她是佐佐木真奈美(Manami Sasaki) ,一位來自東京、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系的藝術家,也是「麵包片藝術」風潮的領航者。圖/取自IG@sasamana1204
浮世繪人物 在日本藝術界,一位年輕女性的創作悄悄打破藝術與食物的界線。她沒有在畫布上揮灑油彩,也不是在攝影棚中構圖,而是選擇在最平凡不過的早餐「吐司」上,開啟她的創作旅程。她是佐佐木真奈美(Manami Sasaki) ,一位來自東京、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系的藝術家,也是「麵包片藝術」風潮的領航者。圖/取自IG@sasamana1204
浮世繪美女 在日本藝術界,一位年輕女性的創作悄悄打破藝術與食物的界線。她沒有在畫布上揮灑油彩,也不是在攝影棚中構圖,而是選擇在最平凡不過的早餐「吐司」上,開啟她的創作旅程。她是佐佐木真奈美(Manami Sasaki) ,一位來自東京、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系的藝術家,也是「麵包片藝術」風潮的領航者。圖/取自IG@sasamana1204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日本藝術界,一位年輕女性的創作悄悄打破藝術與食物的界線。她沒有在畫布上揮灑油彩,也不是在攝影棚中構圖,而是選擇在最平凡不過的早餐「吐司」上,開啟她的創作旅程。她是佐佐木真奈美(Manami Sasaki) ,一位來自東京、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系的藝術家,也是「麵包片藝術」風潮的領航者。

佐佐木的創作原點來自疫情期間的轉念。2020年4月,新冠病毒重創全球,許多人被迫居家避疫,也包括當時仍從事平面與網站設計工作的她。與其陷於焦慮與無所適從,佐佐木選擇將眼光投向家中常見的食材──白吐司。「我當時想:藝術能不能不必嚴肅?不需昂貴顏料?不需畫廊認可?能不能就從早餐開始?」她這樣形容起初的靈感。

於是,佐佐木運用蔬果、紫蘇葉、果醬等各類食材,創作自己的吐司早餐;一片白麵包當畫布,主題很多元,包括人物、簡單連續圖案、山水畫作、日本浮世繪等。她通常構思半小時,花大約3小時完成藝術吐司早餐,烘烤後,隨即就把賞心悅目的作品吃掉。

浮世繪、山水畫 都是主題 

佐佐木會去超市購買天然食材。她用普通的白吐司作為畫布,再把大家在廚房隨手可得的蔬菜、水果、紫蘇葉、果醬、奶油、奶酪、調味料等當顏料。製作過程,也會適時運用縫針與鑷子等工具。

從她的創作中,不難發現,她非常喜愛日本文化;她主要從傳統的日本文化中發想,包括:日本浮世繪、山水畫作等。此外,人物、漫畫、海報圖案,也常出現在佐佐木的創作主題中。

佐佐木表示,每次的創作甚至會花一整天蒐集、試吃食材,只為了找到色彩、質地與味道三者兼具的「可食藝術媒材」。畢竟,藝術吐司並非拿畫筆,就能完成,過程中,還要考量到食材的適用性,此外,溫度也會影響食材的形狀,有時,烤出來的效果會出現不如想像的情況,但「意想不到」的變化,也讓創作更添趣味。

佐佐木說:「每一種食材的水分、黏性、顏色轉變都不同,有時候一不小心果醬太稀,畫面就糊掉了。」然而,如此繁複的過程,她並不厭倦。她說:「當我專注在一片吐司上時,世界彷彿靜止,我與自己最貼近。這不只是創作,而是一種修行。」

特殊創作形式  與藝術共生

佐佐木說,一旦完成吐司作品,她就直接把它放入烤箱,然後馬上吃掉。她說:「我的創作目的,就是讓作品看起來好吃,讓人很想吃。所以,吃掉並不可惜,反而感到很滿足!短暫即是永恆。就像櫻花盛開,轉瞬即逝,也因此特別美。」她也強調,「當然,真正美味也很重要,所以,我也要考慮到食材的搭配。」

佐佐木的藝術吐司,除了讓自己有開心的早餐外,她也分享在網路平台,受到4.8萬粉絲的喜愛;而這些鼓勵與支持,也是她創作至今的動力。

在佐佐木看來,在吐司上作畫,並不僅僅是一種特殊的繪畫形式,而是一種發現、表達、消化,以及藝術共生的過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