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上訴 被告無罪定讞 真相無法大白 斲傷司法威信 員警涉嫌集體包賭 反成治安死角 整飭綱紀刻不容緩
司法界再傳因為司法人員的個人疏失,報載涉嫌詐領上億元的聯勤工程弊案,由於一審宣判後,檢方不僅錯過法定的十日上訴期間,還拖了兩年才完成上訴程序,經最高法院認定延遲上訴,七名被告獲判無罪定讞。
這件案子將因「一事不再理」原則,即使全部或部分被告確有不法情事,也會因無罪定讞而無法真相大白,使國家司法威信受到嚴重傷害。
類似的情形時有所聞,問題是出在檢方對案情牽涉較廣,證據判斷較為複雜的案件,都只簡單簽收,卻不簽法令規定要簽的「送達證書」,藉此拖延準備上訴的時間。
檢方這種便宜行事的作法,對被告顯然極為不公平,因為被告只要簽收判決書,翌日起就開始算上訴期間,即使被告躲避不簽收,法律也有郵寄送達、留置送達及公示送達的變通方法,以避免案件無限期延宕無法結案。
但檢方卻可用不簽「送達證書」的方法,讓上訴期間延長到檢方完成所有上訴準備為止,歪風實在應該遏阻。
司法講求檢辯雙方「地位對等,武器相當」,但各界高喊司法改革多年來,竟還會發生逾期上訴,或甚遺失延押裁定書,導致看守所不得不依法釋放羈押被告的事件,實在不可思議。
若司法院和法務部再放任司法人員紀律鬆散,司法改革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雷成(高雄市/研究員)
報載台北縣板橋警分局及沙崙等五個派出所員警,涉嫌集體包庇賭場,遭檢調約談。
警察風紀敗壞非自今日始,所謂的包賭、包娼案件時有所聞,而涉及勾結民代、官員、廠商、黑道的貪瀆案件,更不在少數,但或因警察為人民保母,社會多不願苛責,推諉是少數鼠屎破壞一鍋粥,如此鄉愿呵護,不但使警察綱紀不振,且助長少數不肖小惡不斷,最後演變成毒瘤。
今天社會犯罪型態多元,又防不勝防,嚴重影響民眾安全福祉,而警察維護治安乃職責所在,卻不能盡忠職守,反與不肖同流合污,如何能為民眾謀福,贏得民眾信賴和尊敬?
警界的人事結構和綱紀,不但問題多,且盤根錯結,故在新舊政府交替過程中,除了須加強整頓外,首長亦須有新氣象,才能讓社會刮目相看。
吉草(台北市/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