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天劍二型陸射型防空飛彈車組中的相位陣列雷達,是陸基型機動「蜂眼雷達」。圖/洪哲政
陸基型的「蜂眼雷達」是中科院自製的「CS/MPQ-90蜂眼機動點防禦相位陣列雷達」,屬車載式低空野戰相位陣列雷達,能偵察低空進襲如攻陸巡弋飛彈等目標。圖/軍聞社
【本報台北訊】因應外島防區有不明無人機、空拍機出没頻繁,國造野戰蜂眼雷達將全面前推至金、馬外島,陸軍明(112)年起計畫投入1億5593萬餘元,專為前推外島的蜂眼雷達系統採購周轉零件,維持蜂眼雷達在外島的運作。
此外,因應陸軍戰車即將屆壽,陸軍將從M60A3、CM-11挑選約300輛進行延壽計劃。自今年展開的由中科院研製「M60A3戰車砲控、射控及觀瞄系統」計畫後,新年度預算書顯示,陸軍明年起將投入72餘億元,對外採購M60A3戰車引擎。
陸基型的「蜂眼雷達」是中科院自製的「CS/MPQ-90蜂眼機動點防禦相位陣列雷達」,屬車載式低空野戰相位陣列雷達,能偵察低空進襲如攻陸巡弋飛彈等目標,近年陸續前推至馬祖,取代外島老舊的PSTAR目獲雷達,並前推東沙島搭配海軍陸戰隊加強連的雙聯裝剌針飛彈,作為反直升機與無人機之用,以因應情勢。
而今年金門不斷遭到對岸無人機與空拍機騷擾,金門各防區也將陸續部署蜂眼,而陸軍向中科院採購了17套雷達系統,今年已陸續接裝。
而由於前推至外島的蜂眼雷達裝備面對海風與鹽溼的侵蝕,裝備保養不易,陸軍明年開始特別向中科院採購「蜂眼雷達系前推外島周轉件」委製案,計需1億5593萬餘元,納入112-113年完成。
國造CS/MPQ-90蜂眼機動點防禦相位陣列雷達,參酌天弓飛彈使用的長白相位雷達的技術,中科院首個能360度偵蒐目標國產的相列雷達,具有抗電子干擾的功能,射控雷達搜索距離為40公里,可同時追蹤八個以上的目標,且具備高度擴充性,可以導引鷹式、AIM-120地空飛彈與劍二陸射型,還具有掃描帶追縱(TWS)功能。金防部月前在發布無人機訊息時,曾有「發現八個光點」的描述,疑是來自蜂眼雷達偵蒐成效。
陸軍今年即開始分年投入4億4400萬餘元預算,委由中科院執行「M60A3戰車砲控、射控及觀瞄系統」委製案,計畫113年完成;明(112)年進一步執行M60A3戰車引擎外購案,計需72億4500萬元,計畫117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