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鴛鴦悲鳴」這則故事,出自古籍《第一功德錄》。故事發生在北魏時期,內容述說北魏君主孝文帝,有一次去狩獵所發生的事。
延興三年,孝文帝公餘之暇,在百官伴隨下出獵,在田野中追逐獵物。那次,孝文帝放出的的獵鷹,追捕到一隻鴛鴦。由於鴛鴦都是成雙成對的,一隻被捕了,剩下的那隻頓失伴侶,因此悲傷哀啼、飛上飛下,始終不肯離去。
孝文帝見失去伴侶的鴛鴦如此驚惶焦急,心中非常不忍。禽鳥竟似人一般為配偶抗議,好像在責罵他,心中不免感到惶恐。
「飛來飛去不停啼叫的鴛鴦,是雌鳥還是雄鳥?」孝文帝問左右隨從官員。
「啟秉皇上,臣以為這是雌鳥。」官員回答。
「你何以知道?」孝文帝再問。
「雄鳥陽剛,雌鳥陰柔,以剛柔之性來推斷,想必這是雌鳥。」
孝文帝聽了感慨萬千,長嘆一聲:「雖然人鳥不同,不能相提並論,但若論秉性和情識,又有什麼差別呢?」
心中善念生起,孝文帝看看隨從手上抓著的鴛鴦,又瞧瞧空中焦急哀鳴的鳥,一念之慈,命左右放了捕獲的鴛鴦,讓牠們能夠團圓。孝文帝見鴛鴦雙雙飛離後,還下了詔書,從今而後禁止畜養鷹、鷂等凶猛禽鳥。
鶴子感嘆地說:「片語回春感至尊,秋江蓼影尚驚魂;而今結伴雙飛去,同拜金雞下赦恩。」位高權重的至尊帝王,被幾句話所感動,讓那一對同命鴛鴦在驚魂未定中苟全性命,拜謝君王之恩後雙雙飛去,消失在秋天江邊翻飛的茂密水草中。」
這對鴛鴦能遇仁君,幸也!孝文帝在位二十八年,他推行漢化改革,緩解民族隔閡和階級矛盾,確是一位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