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

葉文可/文 古厝:陳甲上/繪 |2008.04.16
1086觀看次
字級

走遍世界,感覺自家門前也是幸福所在。 彷彿童話故事說尋覓青鳥,跋涉千山萬水徒勞無功,回到家園,才發現青鳥一直懸掛自家廊前 。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這是 《安娜‧卡列尼娜》的經典開場白。我的聯想似乎不太相關:「愉快的旅行總是那回事,不愉快的旅行呢,也就是那樣。」

可若要回憶最喜悅的一次旅行,那種帶來美夢感覺的旅行,就是九七年的地中海愛琴海之旅。船遊始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終點土耳其伊斯坦堡,八九月的豔陽天,行經法國尼斯,摩納哥王國,義大利的羅馬,蘇連多海岸,卡布里島,希臘的雅典,克里特島,聖托里尼島,羅得島酘酘這都是歐洲沿海最優美的小鎮與島嶼。當時的心境也快樂得不知生命陰暗之將至。

然而十八天船遊接近終點,船行希臘羅得島不意走進一座聖母院,站在黝暗的小教堂內,一絲靈氣忽然襲上心頭, 微乎其微的靈光閃現,沁入深處,寧靜美好,油膏貼心,非是世間任何感受可以比擬。返觀生命如漂泊的旅途,疲憊空虛總在等待,生命畢竟不可能圓滿無缺!

「寧為過客,不做歸人。」 旅遊泰半是精心設計的,旅者被放置在優美的景點,觀看頂極的風光。然而,生命的艱苦掙扎是舉世皆同。旅行是另一種逃亡,一位女作家寫過:「每當出門旅遊,飛機一起飛 ,我就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這是否逃亡的快感呢?旅者買得短暫豁免。可一旦落入生存與營謀,麻木與冷酷就暗淡了所有世界的每張面龐。

希臘曾是旅途中美麗的回憶,幾年前寫過一篇文章,形容愛琴海聖托里尼島的翡拉小鎮有一種接近天堂的氣氛。未去希臘以前,聽說希臘的天空如何如何,總覺帶點詩人的浮誇與想像。直至到了翡拉,我的天,完全沉浸,陶醉,掉落到這片希臘的海天之中,真的就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吧!希臘的天空,或許應說是希臘的天連著海,有一種近似魔魅的力量。翡拉鎮座落一千呎高的火山黑石上,高聳的黑石山,搭建著石灰白的典型希臘屋宇。 坐在臨近愛琴海的咖啡座,遠眺四圍天海,一種難以言宣的美與靜。溫柔的明麗,耀眼的晴藍,微醺的空氣,形成一股沉默的攝受力量,從四面八方將你完全籠罩,身眼與這片海天交接,立刻被催眠似的進入心靈深處,使你不由自主的想坐下,想安安靜靜的看天,看海,融入這片安寧至美。

對希臘的追念,沒想一場出差機會,帶我們回返希臘。 可是,第一反應並非歡欣雀躍,而是「去希臘?去希臘的什麼地方啊?」出差,因時空之不能掌握,可能帶你體會生存的粗糙面。旅居希臘時正翻譯一本書,譯序中曾提及派特拉(Patra)經驗:「二○○五年春末,我在希臘派特拉海港的旅舍住足一個月。雖然周末遊歷希臘伊奧尼亞群島,米提奧拉聖山,德非爾聖殿,碧海藍天,如臨天堂。可周一至周五待在近海港的旅舍,落地窗外渡輪鳴笛,火車轟隆,汽車摩托車來來去去,吵得不可開交。」當時譯書一段故事,竟使我得到安慰與共鳴。澳洲女演員崔西曼在尼泊爾長期閉關,每日被山谷傳來的印度音樂打擾,相同的歌曲不斷播放,晝夜無休,使她無法專心靜坐。她既憤怒且沮喪,最後必須運用修心來面對挑戰。這段歲月,使我體悟「世界就是如此,喧鬧是永遠存在的,如何覓得另一顆心來面對喧鬧的處境,這正是所有人的功課。」

這場希臘行,對旅途之樂有另一種解讀。快樂之來臨像在夾縫中之生存,或是在炎陽下偶爾也會吹來一陣清風。譬如,一個黃昏在派特拉的燈塔餐廳吃晚餐(派特拉是乏善可陳的簡陋小海港,甚至一杯鮮榨果汁也喝不到),忽然看見一位老人背著我們在拋網捕魚。希臘的寶藍暮色夕照潮水與老人的古樸背影,使人一時為之神往酘酘在伊奧尼亞群島的一個小鎮,行行復行行,正感倦怠,忽然轉角入目幾株青蔥傘蓋亭亭玉立覆蓋著太陽椅座,立時感到精神一爽酘酘在鳴笛與車塵仍未污染派特拉海港,大清晨站立陽臺上,仍可嗅聞海風送來一陣陣新鮮氣息酘酘就是這種小小的歡喜,有時成為生命之出口。

二○○五與○六這兩年居住上海,也是繞著地球昏頭轉向的一段歲月。有一回從舊金山飛東歐,遊歷維也納,布達佩斯,布拉格。甫回北美舊金山,還來不及細細反芻這趟藝術饗宴,席不暇暖,又披星戴月的趕回上海公差。記得在旅館裡昏睡過去天呼不應,必須找侍應生來開門。 前往希臘出差,從上海轉機米蘭往雅典,半夜抵達,馬不停蹄乘計程車凌晨三點到達派特拉,感念守候的旅館侍者一臉的慈悲。 希臘一月後飛返上海,曾抱怨上海愚園路江蘇路口的車喇叭如殺豬,在希臘嘈雜的派特拉海港近一個月的旅館西餐,上海公寓旁近地鐵快餐店的香椿豆腐麵筋白飯排骨湯都杯盤翻天。有一次從舊金山順道過日本旅遊,回上海 ,對日本的乾淨與水準印象深刻。又一次從上海飛曼谷去尼泊爾加德滿都,加德滿都飛揚的泥土使隱形眼鏡蒙塵,水果攤上的蒼蠅一隻接一隻的爬動。從普拉哈利寺廟聽經完畢下山遇見暴動,親睹軍警手持盾牌驅趕暴民,當街放槍。居住的凱悅旅館門前被丟砸一地的爛瓶子,有驚無險。

自從因公因私的東南西北大跑幾趟,如今對於旅行愈可有無。愉悅的旅行就是那回事,不愉悅的呢也就是那樣。昔日喜歡旅行,總愛利用假日計畫出遊新地 。有一回去法國普羅旺斯逐夢, 結果在休士頓轉機六月天竟遇上大颶風,在機場度過生日。運氣不好,設計的旅遊也變災難。 過多的旅行,不是享樂,成為顛沛流離。繞著地球跑的歲月中,上海的風雨陰晴都走過。在普陀山的石地都冒煙的炎熱中,曾因買到一瓶結冰的康師傅而難忘。在大理的滂沱大雨中,崇聖寺走透透,兩雙鞋也濕透透。黃山的三天四夜,日出雲海閃電雷雨甚至萬里無雲都經驗到。十月中下旬的布拉格雖陰冷掃興,可登上橋頭堡的頂樓,任瀟瀟雨水淋灕,也無法熄滅眺望建築景觀的深深感動。想起電影《遠離非洲》中,男主角開小飛機帶女主角從機上遠眺非洲的壯闊雄美,為腳下景物所動容的女主角只伸出一隻手緊緊握住他的,而她那面龐的表情,使我想起自己在冷雨中從橋頭城牆遠眺布拉格建築之宏偉極至。

記得在電影Onegin中,來自莫斯科的貴族男子用Provincial形容鄉村人。換句話就是「鄉巴佬」也。當時這個字眼「文雅」地抓住我的記憶力。昔日以加州為定點生活,也是相當加州化的鄉巴佬。甚至在四季已如春的加州,有一次都對著兩位久居東岸的文友大呼「加州冬天好冷」。回想兩位的表情,只能說是善意的說不出話來。居住上海,對冬天的來到甚不放心,厚度綿褲與羽毛衣皆買妥。沒想十二月去北京探親遇上寒流,凍得我跳腳,簡直需要蓋上一床大棉被才能上街。可他沒去過北京,只好冒著冰風相伴(幸好沒下雨),在高廣深闊的京城步行觀景,無選擇的任風宰割。回到上海,再也不擔心冬天,只感覺上海冬天委實友善溫柔。可當年沒遇上今年的大風雪,就不知如何。

回到灣區,昔日視為當然的平淡生活似都攜帶著一層不同的意義。曾經不起眼的拉斯加圖斯小公園,成為周末的好去處。只是買一杯咖啡拿鐵,坐在噴泉紅木的小公園曬太陽,看著農夫市場的形形色色,小孩歡笑,大人寒暄,各種狗兒奔逐,美麗的藍天綠樹,彷彿一幅印象派圖畫。美國人懂得欣賞自己的生存環境,每逢夏日,各個公園入夜常有音樂會,燭光野宴。可知在世界其他角落也有夏夜的戶外充斥蚊虫魍魎根本不能久待啊!能夠在公園裡享受涼夜如水,優美音樂, 老友相聚,舉杯言笑,這不也是人生最溫馨的時刻嗎。走遍世界,感覺自家門前也是幸福所在。 彷彿童話故事說尋覓青鳥,跋涉千山萬水徒勞無功,回到家園,才發現青鳥一直懸掛自家廊前 。對於一些昔日讀過的經典語句,如今也有體會。譬如《大亨小傳》的開場白,敘事者引用父親的良言:「每當你想要批評他人,請記住,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如你的福份。」年來,愈發感覺一些平靜淡然的令人奇異的句語,原來反映了對生存更深刻的理解與同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