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玉子
文/玉子
玉子時常提到,守護野生動物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今天要分享,為了保育水鳥付出心血熱情的「新南田董米」,他們所做的嘗試與成功經驗!
田董米從小見證宜蘭水鳥年復一年減少,為了給水鳥一個安全舒適的遷徙休息站,決定在新南建立一片天地。團隊除了親自下田,也跟周邊農友進行契作,讓友善水鳥的稻米成為如今的「新南田董米」。
保育魔法 野鳥增量
田董米的保育對象很明確,就是宜蘭水稻田的鳥兒們!其中成員包含了各種鷸鴴類、鴨鴨、秧雞、麻雀、文鳥,以及鷦鶯等,面對如此多樣的保育對象,他們是如何把田地變成牠們的天堂?
田董米運用多年賞鳥經驗,施展5大保育魔法。(1)無農藥化肥耕種:不讓野鳥們吃壞身體很重要!(2)保留再生稻:收割後的稻子先不翻土整地、留下來再次抽穗,如此既能讓麻雀跟文鳥吃飽飽,還提供牠們躲藏的地方。(3)營造田埂植被:農友通常會為了讓田埂容易通行而去除雜草,但田董米決定反其道而行,直接在部分田埂種植又高又茂密的野薑花,讓田埂成了鳥兒玩捉迷藏的天堂。(4)水位管理:水稻田的水鳥十之八九都是小短腳,水太深牠就不能進入了,因此為了將水田營造成適合水鳥的棲地,水位高度可是必須掌握好的條件!(5)施撒米糠與粗糠:稻米脫殼後剩餘的米糠、粗糠丟掉太浪費了,不如撒回田裡當作天然肥料吧!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發酵過的米糠粗糠似乎會吸引小蟲,使施撒過米糠的田區成了長趾濱鷸的大餐廳!這是意外發現的保育魔法!
麻糬麻雀 長趾濱鷸
經營保育魔法陣的同時,新南田董米也不忘頻繁調查田間水鳥的數量,甚至還有做棲地對照組比較。事實證明以上5大魔法,讓10種以上野鳥數量增加了!
其中,麻雀、長趾濱鷸、田鷸,以及秧雞科就是保育最成功的四大天王,以下一一跟大家介紹。
麻雀常常被嫌棄:「數量這麼多也要保育嗎?」
然而,近年因為農藥、外來種八哥、農村與荒地減少等可能原因,我們熟悉的小麻們正在明顯減少!這絕對是一大警訊,連常見的鳥都變少了,我們又要怎麼保護更珍貴稀有的生物呢?
對新南的小麻來說,無農藥化肥耕種、保留再生稻、營造田埂植被這3招有確實的幫助,讓牠們的數量從原本2018年最大量500隻,強勢進步到2021年的2000多隻,4年多4倍!我們有多久沒看到小麻沙塵暴的畫面了呢?田董米讓兒時記憶重現,真是太振奮人心了!
長趾濱鷸很特別,比起鹹鹹的河口沙洲更愛淡水環境,所以水稻田對牠尤其重要!
田董米的魔法:施撒米糠與粗糠 為田區帶來意想不到的蟲蟲大餐,吸引了很多長趾濱鷸。腦闆於是決定在春耕、秋冬季都施灑米糠,使的去年跟今年長趾濱鷸都爆量啦!看來以後勢必要增加施灑田區呢!此外,營造田埂植被與水位管理 也對長趾濱鷸有幫助喔!
長嘴田鷸 秧雞鳥種
嘴巴長長的田鷸,吃飯總是需要猛力的向地下「突刺」,看起來就像是電鑽工人。腳短短的牠只能站在淺水中,所以水位管理很重要!再加上牠喜歡淡水環境且個性害羞,這部分保留再生稻、營造田埂植被就幫得上忙,隨著田董米魔法陣的擴大,田鷸數量也跟著大幅上升啦!
田董米的秧雞朋友除了常見的紅冠水雞與白腹秧雞之外,東亞秧雞(普通秧雞)也穩定住在這裡。他的保育魔法是:營造田埂植被、施撒米糠與粗糠。去年甚至吸引了少見的新朋友小秧雞來訪,牠們停留很久,還陸續來了3隻!害羞的秧雞們需要在草叢旁邊吃飯,以便隨時躲起來,這代表田董米的野薑花田埂獲得了牠們的認可呢!
做保育需要傳承與交流,讓成功的例子大力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