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公衛採購豈容封存

 |2022.08.26
10191觀看次
字級

衛福部將對疫苗採購採取保密措施,封存三十年,因在野黨質疑「黑箱三十年」之後,影響陳時中選情,立即改口為「只是保存三十年」,而非列為絕對機密。兩者差別當然很大。但朝野相關討論中,大多著眼於機密等級、疫苗預算、採購費用等,卻未從更全面的、國民健康安全的格局著眼。

面對新冠疫情,這全球性的災難,當今世界各國莫不戰戰兢兢,仍在醫學、公共衛生、病理分析、治療方法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而如何防疫,也事關國家安全。這絕對是一個世紀性的大課題。所有的努力即是為了以後的疫情做準備。

基於此,各種相關的防疫措施,舉凡疫苗的研發,防疫的公共政策,例如隔離的有效性、口罩的有效性、乃至於如何規定與執行較有防疫效果,都是值得研究的大課題。而在疫苗方面,各國從剛剛開始的大量採購到後來的施打,乃至於施打幾劑有效果等,都是醫學與公衛上非常重要的項目。

各國政府都使用龐大的預算,在防疫、疫苗、醫療、社會管理、經濟振興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也都要受到國會嚴格的監督。

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這一次的防疫過程,是國家有沒有能力通過瘟疫災難的重大考驗。許多國家因為資源不足,人民死亡慘重(如印度及非洲);有些國家因社會結構兩極分化,遊民太多,無法隔離(如美國)而造成大量死亡,這些都是公共衛生與國家安全的課題。

坦白說,為了更科學的、全面性的研究疫情,找出未來對策,所有與疫情相關的資料都應該徹底而全面的公開。其目的即是提供各方面的研究者,從不同層面,去考量最佳的防疫對策。

醫學可以在預防、隔離、疫苗、治療、中西醫學合作等各方面,有所探討。而公衛學界可以從社區治理、公共管理、衛生條件等各方面去探討。至於經濟學、社會學等,都可以合作起來。換言之,有愈多透明的資料,就能讓更多的學者進行跨界的合作研究,進而找到更有效的防疫方法。

在全世界都在開放資料,以共同探討防疫對策的時代裡,居然有台灣這樣的政府,想學滿清政府,閉關自守,把資料以「極機密」封存三十年。請問,沒有科學的資料,如何研究有效的未來對策?沒有公開的資訊,學界如何幫助這個國家度過下一波疫情的攻擊?這個政府打算把老百姓封在無知的黑箱裡,讓疫情殺人於無形,讓老百姓受害而不自知嗎?在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化時代裡,如果對世界說出台灣打算把疫情資料封存三十年,會不會讓全世界恥笑台灣要回到中世紀?

不要再說那些該保存幾年、立法院誰有權看到的爭議了,老百姓的血汗錢花到哪裡去,人民自然有權知道。我們要的就是全面公開。公開資訊,是為了讓防疫有科學的、透明的數據,讓民間的醫界學界,可以共同努力,找出更好的防疫方法。一句話,所有資訊,全面攤在陽光下,讓科學證據來說話,讓科學幫助台灣,走過下一波疫情的攻擊。這是人民的權力,也是國家安全所必須。

拒絕黑箱,拒絕暗室。資訊透明、科學研究,這才是防疫最好的對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