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顯示,對於北京在台灣附近舉行大規模實彈軍演,有七成八受訪者表達不害怕,近五成三認為北京不可能隨時對台發動戰爭;也有人更相信美日會協防、協助台灣。近日各方有關台海新現狀、新常態的諸多熱議,隨著軍演落幕並未在台灣內部掀起太大的波瀾。
本月上旬北京舉行一連七天大規模對台軍演,展示封鎖全台能力、打破海峽中線默契、導彈穿越台灣上空、執行抵近懾壓任務,意圖在台海塑造新現狀;演習結束後,解放軍東部戰區部隊仍然持續練兵備戰,在台海戰備警巡已是新常態。
對於北京意圖重塑台海新現狀、新常態,華府自不樂見,宣稱將持續派遣美軍穿越台海,未來幾周就會通過台灣海峽,實行標準空中與海上通行,藉以導正回復台海現狀。北京呼籲美方保持克制,警告美方不要輕舉妄動、不要製造更大危機。這將是短期內可預見美中首度針對台海新現狀的正面交鋒。
美國國會期中選舉將於十一月舉行,很可能出現共和黨籍眾院新議長,有了金瑞契、裴洛西兩位議長訪台前例,新議長訪台會否順勢成為美國的新常態?大陸駐美大使秦剛接受美媒訪問時,指眾院議長不是普通人,身分非常敏感重要,中方一定會採取果斷行動;這又成了美中再次交鋒的新隱憂。
美中在台海持續交鋒,台灣被動承受兩方強碰的後果,美國之音在「中國常態化軍演或為台灣長期發展投下陰影」專文指出,隨著中國軍演常態化,為台灣長期發展投下陰影,同時也逐漸增加事故或誤判的風險,從而升級為國際安全危機。
台海不聞硝煙久矣,國人早已習慣兩岸平和景象,七十歲以下民眾幾乎沒有什麼戰爭記憶,即使對岸頻頻軍演,大都習以為常、不以為意。
然而戰爭歲月其實並不遙遠,一九七九年以前,兩岸多次兵戎相見,如一九四九年金門古寧頭戰役、一九五八年金門砲戰、一九六五年海戰、一九六七年空戰,之後兩岸未再交戰;而一九五八年金門砲戰演變為「單打雙不打」一直持續到一九七九年,從此台海也不聞砲聲。
在李登輝、陳水扁兩位總統任內,大陸多次對台進行針對性軍演,示警台獨言行,一度引發台海危機,所幸並未釀成戰端。
其後馬英九總統八年任期可謂是兩岸數十年來最穩定時期,直到二○一六年蔡英文總統上任之後,兩岸情況丕變,六年以來對話機制中斷,雙方幾無往來。
近日北京大動作圍台軍演,建構所謂台海新現狀、兩岸新常態,但由最新民調顯示,「狼來了」喊多了,國人大多無感,而且一旦台海有事,國人選擇相信美日會協防協助,更無懼北京武力恫嚇。
面對台海新現狀、新常態,美中現正不斷測試對方真實底線所在,兩強勇於「切香腸」,而台灣恐有如溫水煮青蛙般淪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一旦切到手,擦槍走火,俄烏戰禍殷鑑不遠矣。
畢竟戰場是在台海,不在華府、北京。我們要戰、要和,須有全民共識、周全準備。要戰,理應積極整軍經武,展現能戰、敢戰的堅定決心和具體作為;要和,則須重建兩岸對話溝通機制,方可避免因誤判情勢導致小風險成了大危機。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選擇單一押寶一方實非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