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與戰情緊繃 泛焦慮症患者增2成

陳玲芳 |2022.08.19
1077觀看次
字級
醫師指出,廣泛性焦慮症發生率,大約每10到20人會有1位,且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2倍,盛行率約為3~4%,其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兩倍。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新冠疫情延燒兩年多,民眾除了生活型態改變,衍生的精神健康問題也逐漸浮現。根據健保署統計,2021年求診精神科人數已突破130萬人,相較前一年成長3.2%;其中,「廣泛性焦慮症」更位居精神疾病第三名。

身心診所醫師表示,除了疫情對民眾的經濟、休閒活動及人際關係影響巨大,俄烏戰爭持續、兩岸軍事對峙情勢升高,更加速許多人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導致身心健康受到威脅,臨床觀察,罹患「廣泛性焦慮症」患者增加2成左右。

46歲芸姐為銀行高階主管,生性追求完美性格,對工作及生活戰戰兢兢,面對業績目標承擔不少壓力。去年高齡生子,為有穩定經濟收入,一邊工作、一邊帶小孩,在事業、家庭「兩頭燒」之下,身心承受龐大壓力。

看到全球疫情持續起伏不定,不免擔心台灣又會因疫情再起、影響工作,最近經常出現失眠、頭暈、頭痛及肩頸僵硬問題,甚至會有胸悶、心跳加速狀況。經家人陪同求助身心診所,接受自律神經檢查,發現交感神經過盛,心臟彈性老化程度達75歲,抗壓指數也比正常人低,經確診為「廣泛性焦慮症」。經過三個月藥物及心理治療後,症狀已獲大幅改善。

楊聰財醫師說,「廣泛性焦慮症」很容易併發自律神經失調。圖/記者陳玲芳

自律神經失調  女比男多2倍

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疫情及戰情緊繃,確實對國人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平時累積的壓力若無法適當紓解,容易使「壓力激素」升高,並在體內造成焦慮負面情緒,就像很多顆「壓力石」擠壓在腦袋裡,最後引發「廣泛性焦慮症」。

楊聰財說,「廣泛性焦慮症」很容易併發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是由大腦發出連結身體內臟器官及腺體分泌的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就像人體加油器,可以讓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及活化肌肉張力;而副交感神經就像人體的煞車器,讓心跳變慢、呼吸平穩及肌肉放鬆等。

當自律神經失調時,患者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煩躁易怒、生悶氣、緊張及睡眠障礙等症狀,且症狀會持續長達半年以上,廣泛性焦慮症發生率,大約每10到20人會有1位,且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2倍,盛行率約為3~4%,其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兩倍。

改善焦慮  回到生活常軌

楊聰財醫師表示,針對廣泛性焦慮症合併自律神經失調的評估,可透過「自律神經測量儀」來檢測,觀察身體的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活性變化,搭配心跳變異(HRV)的頻譜分析結果,評估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的相互協調狀況、心臟彈性老化程度及抗壓指數,經綜合評估參數,可協助醫師進一步擬定適合的治療用藥,量身打造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恢復生活常軌,是改善「廣泛性焦慮症」的重要指標;醫師建議,透過運動及腹式呼吸,來放鬆自律神經。圖/pexels

楊聰財指出,讓患者恢復生活常軌,是改善「廣泛性焦慮症」的重要指標。他建議,可透過運動及腹式呼吸,來放鬆自律神經;也建議補充GABA、色胺酸等穩定情緒的營養素;後續,再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及藥物,幫助患者遠離廣泛性焦慮症困擾。同時提醒民眾,若察覺自己或他人出現身心不適症狀,應及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避免造成更嚴重的身心疾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