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信廷表示,腳跟閉鎖性骨折患者若不儘速開刀,日後恐衍生諸多後遺症。圖/亞大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日前,台中發生一起水塔工人意外跌落事件。40歲李先生為求快,從一層樓高水塔跳下來,結果腳跟先著地,當下痛得無法行走,返家後更發現腳跟一團瘀青,趕緊就醫檢查,確認是腳跟閉鎖性骨折,又被稱為「偷情者的骨折」,讓他啼笑皆非,直說「以後不敢再亂跳了」!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吳信廷表示,患者若不儘速開刀,日後恐衍生諸多後遺症;所幸,植入埋頭式復位螺釘後,復原良好。
吳信廷說,腳跟骨折是頗為常見的意外傷害,其中以勞工朋友為高風險族群,職業類別涵蓋鷹架、室內裝潢、油漆、水電工等,上述人員往往因各種原因由高處落下,之後腳跟先著地,導致承受身體絕大重量的「跟骨」難以承受,輕者移位,嚴重者則可能粉碎性骨折。
跳窗逃生 跟骨首當其衝
吳信廷指出,跟骨骨折雖然會讓患者十分痛苦,但國外卻給了它一個十分有趣的名稱「Lover Fracture」(譯為「偷情者的骨折」或「小三/小王的骨折」),顧名思義,就是比喻第三者在偷情時不慎東窗事發,為了躲過正宮追捕,往往會在情急之下「跳窗逃生」,結果著地瞬間,跟骨往往首當其衝、導致骨折而得名。
吳信廷強調,這類患者並不會感覺任何「羅曼蒂克」的氣氛,因為當下會出現足跟疼痛、難以站立、行走等症狀,尤其腳踝部位更會嚴重腫脹、變形,同時伴隨有明顯淤血,尤其腳踝旋轉做動作時,可能也會聽到骨頭摩擦音。
一旦沒有立即處理,等到骨折部位定位,日後不僅行走會劇烈疼痛、影響步態,腳踝皮膚也會因不斷摩擦破裂,傷口難以癒合而壞死,導致骨頭外露的悲劇。
圖/亞大醫院提供
患者到院時,急診團隊利用X光檢查患者傷勢,旋即安排手術,緊急植入3根「埋頭式復位螺釘」,將斷裂的跟骨重新復位,五天後順利出院,一個月後患者回診,已經能夠正常行走。
吳信廷提醒,腳踝骨頭十分複雜,跟骨骨折牽涉的層面十分廣泛,除了術後傷口照護、骨釘植入角度外,也要確認距下關節、距骨、腓骨等其他部位是否有受損,經由整體評估治療,才可讓患者術後影響降至最低。他也建議患者,術前務必與醫師詳細溝通,避免衍生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