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感受不同木材的紋理和重量。圖/林務局提供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林務局轄下有八大自然教育中心,今年推出一系列「氣候變遷下的永續森林經營」課程,讓民眾、孩童體驗「一日森林護管員」等,探索森林與氣候的關係,為氣候變遷教育扎根。
在環境教育教師引領下,民眾學習森林知識,例如在手作課程中,一邊製作木製品,一邊認識台灣原生種。自然教育中心長年舉辦課程,讓民眾了解森林知識,目前共推出近四十種森林氣候教育課程。
例如桃園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舉辦的「森林徵信社」,讓學童擔任偵查員,測量森林數據,透過聽診器、放大鏡,描繪樹的形態,認識樹的好處及用途。
宜蘭羅東自然教育中心推出「大樹碳險隊」,讓學員擔任「一日森林護管員」,為樹木建立資料庫,了解樹木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思考如何減碳。
南投奧萬大森林有豐富的林相,自然教育中心推出「森家調查」,孩童學習用科學方法了解森林,認識樹種,觀察、記錄動物足跡。
除了專屬孩童、青少年的課程,還有老少咸宜的體驗營,如屏東雙流自然教育中心的「森林解密行動」,讓民眾了解自己的碳足跡,並認識森林經營管理的重要性。
台東知本自然教育中心的「木材鮮體驗」,適合親子參與,親手操作、接觸木頭,接近植物,並實際走訪生產林木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