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江明麗
大自然放眼看去的植物們,以鳳凰木與杜鵑花為例,它們在植物界裡被歸類為落葉喬木以及灌木,草本植物則如牽牛花、睡蓮等,而我們每天吃的穀米,也是草本植物的一環,多數植物都喜歡PH質介於5.5和7.0之間的微酸性與中性的土壤。杜鵑花就是喜歡長在酸性土壤的環境裡,跟櫻花以及百合一樣;鳳凰木喜歡在排水良好的砂質土中,只要日照充足,土裡養分不那麼豐富也可以堅強的成長。所以土壤對於植物來講如此重要,那麼土壤究竟是什麼?有何重要性?
土壤化育 日積月累
土壤在地球表面鬆散的上層,由有機物質(腐爛的植物和動物)以及碎石和礦物質的混合物組成。至於土壤是如何形成的,真是個大哉問,土壤是由許多因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形成的,形成一英寸左右的的土壤,可能就需要長達1000年的時間,除了時間去形成,形成因素還包括:活的有機體,如植物等有機體、菌類、動物以及細菌。地形,也就是土壤正在形成的土地表面的起伏或坡度。氣候,土壤形成的整體氣候和天氣。母材,也就是指緩慢分解形成土壤的礦物質和岩石。
所以土壤不只是泥土,因為土壤在支持地球上的生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剛才的植物為例,有了土壤,植物才能生長。植物不僅使用土壤來獲取營養,而且還使用它們的根部將自己固定在地面上。
土壤分層 形成順序
土壤由許多層組成,從最表面開始,分別是有機層(也稱為腐殖質層),是一層厚厚的植物殘骸,如樹葉和樹枝,接下來是表土層,是由有機物和礦物質組成的相當薄的層,約5到10英寸厚,這一層是植物和生物生活的主要層,再來是底土層,主要由粘土、鐵和有機物質積累而組成,再下去是母材層,原因是上面層是從這一層發展而來的,它主要由大塊岩石組成。最後的基岩位於地表以下幾英尺處,由大塊堅硬的岩石組成。